浅谈建设单位如何控制工程造价

如题所述

工程造价是项目建设期间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包括为工程建设投入的物化劳动和活化劳动的价值,以及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价值。对工程造价实施有效控制是合理使用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和生产活动已经进入市场,并通过市场竞争来构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空间。因此,怎样才能更好地做到科学选定建设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以较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建设单位最关心的问题。影响一项建设工程造价的因素存在于工程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活动也因此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建设前期的可研立项、方案论证、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建筑安装施工,直至工程竣工验收投入使用。作为控制工程造价的主体,建设单位可以在以下三个重要环节中开展积极主动的控制活动。一、在方案决策和设计中注重提高工程性价比在工程建设中,方案的选择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最关键的环节。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会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反之,正确的决策也会大额度节省投资,成为最有效的造价控制行为。为了做好方案的选择决策,需要建立建设工程性价比意识,注重工程的功能和造价关系,对同样达到某种功效或满足实际需要的工程,选择造价最低,提高工程性价比。潘家口农贸市场迁建工程原设计方案拟新建一条公路,由市场入口向下进入市场。因市场地势低,修建公路需要大量的回填、夯压、筑坡,加上路面基础处理、垫层、砼浇筑等,长百余米的公路造价需3万余元。在方案讨论中,经过反复研究、现场考察,经局领导正确决策,放弃了这一方案。改为修复农贸市场西侧围墙外旧公路,利用旧有西侧大门开辟市场运输。经过旧房拆除、菜地、垃圾清理、局部砼路面加宽、围砌绿地,完成了相应的建设任务。这个新选方案,同样满足了农贸市场货物运输需要,公路造价却节约了80%,同时还解决了私人长期无偿占地建房、种菜的问题,治理了环境卫生死角,收到了一举三得的效果。根据有关统计,建设项目各阶段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在初步设计阶段为75~9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5%~35%.很显然,控制工程造价,对设计工作的质量要求不仅体现在设计工程本身的技术质量上,更要从工程的性价比上来衡量。只有工程经济与技术有机结合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只有在设计人员增强创新意识,能够科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设计,才是建设单位需要和满意的设计。二、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预算外投入,提高工程效益完成施工图设计,经过招投标阶段,签订施工合同后,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阶段,这也是工程造价的执行和完成阶段。施工期间,节约投资的空间很有限,但浪费投资、扩增造价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施工是控制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外聘监理的项目,建设单位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聘用信誉好、业绩优的监理公司,签订规范的监理合同,并协助配合监理。非外聘监理的项目,建设单位一般是由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派出甲方现场监理员或质量监督代表,负责监督施工质量。他们在深入现场,严格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发现、解决现场问题的同时,宜慎重办理涉及投资变动的事宜。这要求他们了解预算,熟悉定额子目、工作含量及有关费用内容,避免签发与预算重复的签证。对工程的变更、设计通知、签证、材料代换等及时准确测量、估价,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分清责任,对属于乙方原因追加工作量、材料替代等造成的工程超支费用应由乙方承担。例如在土方开挖工程中,乙方没有准确按照施工图纸施工,造成了过量深挖,增加了补充回填、运输、夯实等工程量。这明显属于乙方原因,只能由乙方承担相应费用,且不能影响工程合同工期的实现。在安装工程中,乙方基于其订货条件、施工能力或创牌、广告效果等原因提出设计变更,要求提高某种材料和局部施工产品标准,经征得甲方、设计方同意进行实施,因此增加的费用也应由乙方承担。三、严格准确地开展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进行工程预结算审核工作,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环节。开展工程预结算审核不仅要严格,而且要准确,只有在准确意义上的严格才是合理、真实、可行的。工程预结算审核重点是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预算单价套用定额是否正确、各项取费是否合规、施工索赔是否合理等等。在实际工作中,出于个体利益或人员素质的缘故,施工单位虚报或错报工程预算现象屡见不鲜,百万元内的建设工程,编报预算与审核预算(包括实际结算)相差最高约20万元,工程预算审减率高达35%.汇总来看,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出现以下问题:㈠多列项目,将实际上不可能施工的项目列入工程量。㈡重复项目施工内容。已经套取了某项定额,又对同一施工内容套取另一项不同工艺或做法的定额,形成同一分项工作两次计算费用。㈢扩大工程量。如土方工程中,乙方将开挖地基的土用于回填,但在预结算中却按开挖全部外运和购土回填计算,这样就增加了购土和运输两项费用。㈣重复套用定额。在后一项工作已经包含在前一定额内容的基础上,又套相关定额,造成重复。㈤错套定额。把施工内容或工艺不同的定额相互错套。㈥提高取费标准。戊级施工企业套用丁级取费,丁级施工企业套用丙级取费;四类工程套用三类取费,三类工程套用二类取费,等高套一级甚至两级的都有。㈦提高材料价格。在预结算中的材料单价,高于工程实际购买价。㈧笔误或合计错误。单价与工程量的计算中小数点错位,造成单项费用增加;预算单页合计数额多出分项累计等。㈨重复计算已包含在分项投资中的配件材料费。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仅经常出现上述多算、多计费用,加大造价的现象,偶尔也会发生预算偏低的情况。审核工程预结算不应仅仅消减不合理的费用,同时也要针对因工作失误或专业水平不足出现的丢项、投资缺额预算,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在满足工程必须资金的同时,保护施工企业应得利益,以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综上,控制工程造价是一项集管理、技术、质量、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要求建设单位上至领导,下至各专业技术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有效控制资金的使用。为不断提高和切实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建设单位还可以参考学习以下做法:㈠开展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培训考核,把考核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加快提高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㈡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系统、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形成规划计划、设计、质量、建管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统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16
  一、在方案决策和设计中注重提高工程性价比
  在工程建设中,方案的选择决策是控制工程造价最关键的环节。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会造成严重的资金浪费;反之,正确的决策也会大额度节省投资,成为最有效的造价控制行为。为了做好方案的选择决策,需要建立建设工程性价比意识,注重工程的功能和造价关系,对同样达到某种功效或满足实际需要的工程,选择造价最低,提高工程性价比。
  根据有关统计,建设项目各阶段对工程投资的影响程度,在初步设计阶段为75~9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为5%~35%。很显然,控制工程造价,对设计工作的质量要求不仅体现在设计工程本身的技术质量上,更要从工程的性价比上来衡量。只有工程经济与技术有机结合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只有在设计人员增强创新意识,能够科学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设计,才是建设单位需要和满意的设计。 
  二、在工程招标阶段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
  完成施工图设计后进入工程招标阶段,在工程招标阶段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成本控制: 1、招标文件的编制。虽然招标文件看似与成本无关,但招标文件中的合同章节却是日后工程施工的执行依据,里面的合同条款将直接影响建设成本。如材料涨幅比例的约定,钢筋涨幅调整比例是5%还是10%或是其他比例呢,这将要对近两三年当地钢材涨幅情况和目前钢材市场的大势来预测本年度的钢筋价格走势。当然,除了钢筋外当地习惯还有一些什么材料在调整范围内也是必须事先调查并在合同中体现的。除了材料的约定外还有双方工作职责的约定,这也是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条款。另外还有预付比例、支付比例等影响开发财务成本和工程造价。
  2、工程招标预算价的编制。工程招标预算价的编制工作中最为繁琐而又得很仔细的工作就是计算工程量,但是最为重要的却是工程单价,其中包括材料价和施工分包价的摸询。这里可以采用ABC法,即对量少但占总造价比例较大的材料进行主要控制,如钢筋、砼、铝合金门窗及外墙面砖等。对可调材料确定其合理的材料价格,尽量让其在日后施工中材料涨幅控制在合同约定比例内。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达到要做到既让承建方有利润又不能让他有暴利的工程造价控制目的。以上的这些细致工作都是围绕最终的结果,即招标控制上限值。工程预算价中最好的控制成本措施当然就是在建设方充分调研市场的情况下出招标控制上限值,其中包括总价限制和综合单价限制,具体控制措施可结合情况来定。
  总之,招标阶段就是比较细致的成本事前控制的过程。调研的越充分,合同中事后控制条款越细越全面,工程造价就越可控。
  三、在施工阶段严格控制预算外投入,提高工程效益
  经过招投标阶段,签订施工合同后,建设项目进入施工阶段,这也是工程造价的执行和完成阶段。施工期间,节约投资的空间很有限,但浪费投资、扩增造价的可能性却很大,因此施工是控制造价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外聘监理的项目,建设单位的主要任务是选择聘用信誉好、业绩优的监理公司,签订规范的监理合同,并协助配合监理。非外聘监理的项目,建设单位一般是由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派出甲方现场监理员或质量监督代表,负责监督施工质量。他们在深入现场,严格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发现、解决现场问题的同时,宜慎重办理涉及投资变动的事宜。这要求他们认真仔细阅读图纸且尽量记住图纸内容,避免工程二次返工造成浪费;要求他们充分了解预算,熟悉定额子目、工作含量及有关费用内容,避免签发与预算重复的签证。例如门窗框的灌浆填缝工作,电梯预埋件的安装工作等诸如此类的交叉工种的工作,现场工程师均应熟悉了解合同约定及工程预算。另外像此类工作现场工程师均应清楚由什么工种来做即能价低又质量可靠。对工程的变更、设计通知、签证、材料代换等及时准确测量、估价,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分清责任,对属于乙方原因追加工作量、材料替代等造成的工程超支费用应由乙方承担。例如在土方开挖工程中,乙方没有准确按照施工图纸施工,造成了过量深挖,增加了补充回填、运输、夯实等工程量。这明显属于乙方原因,只能由乙方承担相应费用,且不能影响工程合同工期的实现。在安装工程中,乙方基于其订货条件、施工能力或创牌、广告效果等原因提出设计变更,要求提高某种材料和局部施工产品标准,经征得甲方、设计方同意进行实施,因此增加的费用也应由乙方承担。
  总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主要就是合同、预算及图纸、验收规范等依据。现场工程师只有在充分掌握这些依据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