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shi哪个县是最落后的

巫山县

为了贫困山区孩子的梦想

——对口帮扶单位支援重庆巫溪教育掠影

  在我国西部大巴山南麓、三峡境内的重庆市东北边陲,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那里创造了与中原华夏文化几乎同时诞生的巫文化,那里还有千年之秘的悬棺和横贯绝壁的古栈道——那,就是重庆巫溪县。

  然而,巫溪却是全市位置最边远、交通最闭塞、环境最恶劣、发展最落后、经济最贫困的一个县,是237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教育发展更是举步维艰,8万贫困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迫在眉睫。

  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贫困地区的发展,在加大投入的同时,实行了对口支援政策,对口帮扶巫溪的单位,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以帮扶教育为突破口,她们倾心、倾情、倾力,有效促进了巫溪教育长足发展,从此,巫溪这块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希望的田野!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也由此流传开来——

一份改变命运的新年贺礼

  2002年2月8日,还有两天就要过年,城厢中学高一(5)班的万玲同学却忧心忡忡,正和父母说起外出打工的事儿,体弱多病的父母眼看女儿考上高中却无钱让她继续学习,实现她的大学梦,一阵心酸。但就在这一天,万玲同学却收到了一份特别的新年贺礼。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同志寄给她2000元用作上高中的学费,并在亲笔信中一再叮嘱“不要为贫穷所困,一定要勤奋学习,将来做社会的有用之才。”

  万玲在家中是老大,还有四个弟妹,均在读书,父亲久病不能从事劳动,家里全由其母亲承担。黄市长得知后,每年开学均给她寄来相当数量的学费,通过勤奋努力,2004年万玲考上了大学。黄市长得知喜讯后,在百忙中亲自打电话祝贺她,并叮嘱她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截止目前,黄市长共为其捐赠学费1万多元。万玲告诉记者,黄市长的捐赠改变了她乃至全家人的命运,黄市长的叮嘱是她一生奋勇向前的不竭动力。

一位扶贫干部的山区教育情结

  2003年初,珠海市下派扶贫挂职干部何敏到巫溪担任副县长并分管教育工作。到巫溪的第二天,吃住行均很不适应的他,就开始深入村社调研。在中梁乡石锣村,当他看见农户几乎全是土房,破杇不堪,摇摇欲坠,心里一阵酸痛。当晚,他睡在农家,耳边回响着村支书的话语:“为了让孩子读书,希望用知识改变子孙的命运,有的家过年时卖掉年猪,老人卖掉棺材——”他的心受到强烈震撼。那一夜,他几乎没睡,他下定决心要为巫溪的教育事业做出点实绩来。

  2003年秋天,当他得知巫溪考入重本的杜发军等23名同学,眼看就要开学了,却无法凑足学费后,急忙赶赴珠海向当地企业求助,共筹集14万元,圆了23名孩子的大学梦。

  万林村有个“傻教师”张友仁,坚持代课20余年,其妻子因不满其坚持代课难以维持家庭而自尽,但他还是坚定地站在代课的讲台上,其代课生涯所走的路相当于5个二万五千里长征,20年总的工资不过万元。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何敏非常感动。2004年春节期间,他放弃回珠海和家人团聚,独自步行5个多小时,专程去看望了张友仁老师一家,给他们送去500元的慰问金,让他们一定要过个好年。

  两年来,何敏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学校,写下了20多本厚厚的工作笔记,穿烂了10多双鞋。他用行动架起了珠海与巫溪的连心桥。他强调研、重规划、严把关,有效地将珠海支援巫溪教育发展的1800多万元(其中物资折合400余万元)落到了实处,共援建希望小学13所2万余平方米,救助贫困中小学生近10000人次,解决了近200名教师的住房,使8000余名学生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

  而今,两年的扶贫工作已经过去,但这位扶贫干部,却放弃了回珠海任职的机会,自愿调到了巫溪,扎根在了贫困的巫溪。正如他所说的:“能为贫困山区做一些事,我感到很欣慰。继续为巫溪的教育做更多的事,将是我永远的情结。”

一名支教者的无悔选择

  2005年9月5日,重庆市沙坪坝区二棉中学负责学校网络的蒋天华老师响应号召主动选择到最贫困的巫溪支教。

  一年来,他在巫溪县教育局主要从事网站、办公自动化建设与管理工作,早上8:00按时上班,晚上12:30后准时下班已成了他的默认作息规则。为了提高职工的电脑水平,他办讲座、搞培训,让职工受益匪浅;机关内的电脑出了问题,他就是维修师傅;单位职工某个应用软件不会用,他成了家教老师;上不了网时,他成了网络维护专家……为了促进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效推进,他带着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促进“两基”攻坚工作有效推进等问题,多次深入边远学校调研指导。

  2005年12月10日,他前往边远的双阳小学调研教育信息化工作,出门不久,就开始下雪,车绕着山腰盘绕而上,行至海拔2000米左右一拐弯处,轮胎有一半掉在悬岩边,下面是万丈深渊,同事们一个个都瘫软在铺满冰雪的公路上,最后,他还是坚持在飞雪中步行了1个多小时,赶到了双阳小学。

  假期,回到重庆他就四处奔走,为巫溪教育信息化工作争取资金、设备及软件资料,一年来,沙坪坝教委等帮扶单位共为巫溪捐赠价值60余万元的网络设备及软件资料。一年来,他的工作时间,相当于两年。他用自己的心与手,为巫溪建好了自已的教育网站,创建了办公自动化平台,提高了巫溪教育信息化水平。离巫前夕,蒋天华被巫溪县人民政府授予“先进支教工作者”称号。
而今,虽然他回到了沙坪坝,巫溪教育网的维护和管理,仍有他无偿忙碌的身影,帮扶的行动仍在继续。

“我们是珠海巫溪人”

  “从重庆到巫溪,比我们从珠海出一次国的过程都要艰难得多”!这是珠海市的罗志勇、卓少立、杨长江、李雯四位支教教师2005年11月第一次来巫溪的真切感受。然而,在巫溪的第一顿早餐更让他们难忘,一位不知名的巫溪老乡帮他们付了账,他们坚决不肯,可巫溪老乡说:“你们珠海人是来帮我们的,我们只能这样感谢你们了……。”他们4人却说:“我们也是‘巫溪人’,不要客气! ”“我们也是巫溪人”,道出了珠海巫溪一家亲的真切感受。

  四位支教教师中,李雯是唯一的女教师,她离开珠海时,女儿正上一年级,女儿想妈妈时,就只能打电话,李雯在电话里听着女儿哭喊着要妈妈回家,她饱含泪水对着女儿说:“孩子,在很远很远的巫溪,有很多与你一般大小的孩子,更需要妈妈,请你支持妈妈”,当女儿带着哭声说:“妈妈,我会尽量支持你”时,她再也不能止住眼眶的泪水了。但她和其它三位支教者一样,却从未在工作期间回过家。

  四位支教者分别在城厢小学、凤凰小学、环城小学、凤凰初中担任副校长并承担相关学科教学任务。他们全程参与学校各项管理,通过送教下校、召开报告会等,强化了对全县师资培训和教育研究的示范与带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跑遍了全县4030平方公里土地上221所中学、74所小学,为巫溪教育发展出谋划策;他们走访了上千户贫困学生家庭,并利用假期回珠海四处奔走,走亲访友拉赞助,联系企业结对帮扶巫溪贫困生,他们还通过作报告、幻灯片课件演示及图片展览等形式,向珠海的学校、团体等宣传巫溪,争取支援,共筹得包括物资在内的18万余元资助。就是这些善款,让巫溪368名贫困生获得了重新回到校园的机会。

  深情支援催人泪下,帮扶义举感天动地。近几年来,对口帮扶巫溪的珠海、重庆市教委帮扶集团、吉林、纺织总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水利部等共为巫溪教育捐助4100余万元(其中现金3200余万元,物资折合900余万元),建希望学校30余所,接近占全县中心中小学校总数的三分之一,希望学校办学条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共救助贫困生20000余人次;捐赠图书 42万余册,相当于平均给每位学生捐赠了5册图书;捐赠教学仪器设备设施3万余件,电脑近100台;下派教育扶贫干部10余人,支教教师30余人;上派培训干部、老师20余人;送教50余人次,培训巫溪教师1500余人次……

  对口支援单位的帮扶,抹去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巫溪过去用拱猪圈作教室,在岩洞里教学的历史,在巫溪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希望学校”无处不在,希望之光无处不有,全县8万学生,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教育环境中,为实现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而快乐地成长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1
重庆市的巫山县是一个最落后的县
要是巫山没有一个小三峡
就没有人知道在重庆市
还有一个巫山啊
第2个回答  2013-12-01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第3个回答  2013-12-01
巫山县 对的!
第4个回答  2013-12-01
巫山县是一个最落后的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