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几时结识刘备?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情仇?

如题所述

关于曹操与刘备相识的时间,大部分史书提到的都是在杀吕布之前,在更早几年的郯城之战二人曾有过交手,但未必见过面。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因为黄巾起义兴义兵与曹操见过面,后来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再见。其实这些都不是他们认识和打交道的准确时间。关于他们最早相识的记载是在王粲所著《汉末英雄记》一书里,共有两条。

其一: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复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会灵帝崩,天下大乱,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其二:操与刘备密言,备泄之于袁绍,绍知操有图已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

以上这两则关于刘备与曹操早年交往的佚事仅见于《汉末英雄记》一书,因而显得很珍贵。尽管有人怀疑其真实性,主要针对的是刘备在董卓之乱前后是否已经与曹操相识。但作为曹操手下的近臣,王粲不大可能无中生有。王粲写曹操有一般史家不具备的优势,他与曹操朝夕相处,很多材料来自于曹操本人,因而这两则记录应该是真实的。

从刘备、曹操早年行迹来看,说他们很早便认识是有可能的。曹操二十岁以前在家乡沛国谯县生活,后入洛阳太学学习,二十岁参加工作,先后担任洛阳北部尉、顿丘令、议郎、骑都尉、济南国相、典军校尉等职,行迹是很清楚的。刘备早年的事迹不如曹操那么清晰,但基本情况也是可查的。

刘备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小曹操五岁。他的祖籍是幽州刺史部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书的记载,刘备是西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的祖父亲叫刘雄,当过兖州刺史部东郡辖下范县的县令,他的父亲叫刘弘,“仕州郡”,大概在本地当基层公务员。刘备很小的时候父亲刘弘就死了,家道比较衰落,他的母亲以“贩履织席为业”,成为手工业者兼小商贩,在那个轻商的时代他们一家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但是刘备有个好母亲,她对儿子的教育抓得很紧,十五岁那年母亲让刘备外出求学,与同宗的刘德然、辽西的公孙瓒共同拜涿州本地人卢植为师,卢植是汉末名将,担任过九江郡太守,也是大学者。刘备师出名门,不仅增添了身价,而且结识了公孙瓒等同学,有了这些社会资源刘备日后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卢植那里结业后,刘备开始“交结豪侠”,他很有个人魅力,也很讲义气,又是卢大师的学生,因而“年少争附之”,这其中就包括河东郡解县人关羽和涿郡本地人张飞。

转眼到了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这一年刘备二十三岁,他的人生出现了重要转折,这一年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的家乡涿郡是重点地区之一,朝廷缺乏必要准备,仓促之间组织几支军队镇压黄巾军,这些军队分别由皇甫嵩、朱俊等人率领,刘备的老师卢植在担任九江郡太守期间曾经有过镇压民变的经验,被朝廷任命为左中郎将,负责冀州、幽州方面的军务。

刘备率关羽、张飞等人跑去找卢老师效力,被卢植编入一个叫邹靖的校尉手下,校尉是高级军官,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师长,刘备等人军职不详,可能不是太高。在镇压黄巾军的过程中刘备立了功,被朝廷任命为中山国安喜县尉,这个职务低于县长或县令,大约相当于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别看它品秩不高,但很能锻炼人,曹操、孙坚、孙权都干过。

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在这个职务上干得不顺利,后来发生了“鞭打督邮”事件,他把上级派来的检查组组长给打了,刘备只得弃官而逃。这个时候正赶上何进、袁绍四处募兵,一些投机分子都往洛阳跑,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带着关羽、张飞等人来到了洛阳,被何进编入一个叫丘毅的人手下。《汉末英雄记》里关于刘备与曹操在洛阳相识的经历,大约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但是,《三国志》和《汉末英雄记》的记载有些出入。根据《三国志》记载,何进派丘毅到扬州刺史部的丹阳郡募兵,刘备等人一同前往,走到下邳国时,遇上黄巾军,在作战中刘备又立了功,被任命为下密县丞,相当于副县长,又改任高唐县尉,后来升任高唐县长。下密县和高唐县都在山东境内,刘备既没有再去丹阳郡,也没有回到洛阳,而是直接去山东任职了。但据王粲的说法,刘备是跟曹操一块离开洛阳的,到沛国“募召合众”,曹操离开洛阳发生在袁绍弃官远走冀州的同时,如果曹操逃出洛阳的时候带着刘备、关羽、张飞等人,就与《三国志》的说法相矛盾了。

考察曹操的行踪,他逃出洛阳比袁绍还狼狈,根据《三国志》卞皇后的传记记载,他甚至来不及通知家里人一声,夫人卞氏及在洛阳的家人都惊恐不已;据《魏书》、《世语》和《杂记》三本书的记载,曹操逃亡路过成皋县的时候到过老朋友吕伯奢的家,杀了吕家的人;据《世语》记载,曹操逃到中牟县时被人认出来是通缉犯,结果被抓了起来,幸亏县里的功曹申明大义,认为“世方乱,不宜拘天下雄俊”,劝县令把曹操放了。以上种种记载表明,曹操是只身逃亡的,尤其是关于吕家血案的不同版本也说明,曹操当时身边没有其他人,否则也不会给后世留下那么多争议了。

刘备没有再回洛阳,曹操逃亡时他不在。同时,各种史料都记载曹操逃亡没带其他人,显然《汉末英雄记》里的那要记载不真实。《汉末英雄记》虽然不是正史,但也不是传奇小说,它里面记载的大多数史实都是有根据的,因为王粲是那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汉末英雄记》可以视为“口述历史”。尤其是记录曹操的内容,王粲更不会胡编乱造,关于刘备跟随曹操一块去沛国募兵这条记载如何理解呢?

其实,详细考察一下曹操出逃前后的历史可以看出,这一记载应该也是真实的,只是它的时间不在曹操出逃时,而是更早一些,在何进被杀之前。何进被杀前曹操的职务是典军校尉,这是著名的“西园八校尉”之一,这是一支新军,正在建设之中,曹操担任这个职务首要问题就是募兵,有了兵源后进行编练。同时,袁绍给何进出主意引外兵入京,何进除召董卓等人来洛阳外,还派不少人出去募兵,像张辽、鲍信、张邈、王匡、丘毅就是这时候派到各地的。过去一直没有注意被派下去募兵的人里还有曹操,如果分析《汉末英雄记》里的这条记载,可以确定其实曹操也参加了募兵,募兵的地点是他的老家沛国,在这次募兵中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也参加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