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瞿秋白的平生,仿佛看到一只洁白的蝴蝶,飞出原野,扑向光明的火炬。灼一身伤痕,鲜血满身,触目惊心。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36岁的瞿秋白,在敌人的枪口下,淡然不惊。即便枯萎,也要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他的一生,充盈着激烈,也充盈着纯洁。
白玉陷入泥沼,已经让人悲伤,他的遗作《多余的话》,更是让人灵魂颤动。
01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这是瞿秋白就义前的心情。他的忧虑,他的追求,他愿意世人有更真实的认识。
“我自己忖度着,像我这样的性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一生的奋斗,瞿秋白是这样总结的。
历史的误会吗?历史的脚步是不会骗人的。
飞蛾投火,非死不止。这是瞿秋白赠给丁玲的劝勉之语,但又何尝不是他一生的自我写照?
五四运动爆发,他一改文弱书生的模样,情绪激昂地加入游行示威的行列。当晚,他口吐鲜血,瘫倒在床上。而后带领学生上街演讲,被捕,出狱后,又大病了几个月。
1920年,他要作为记者赴苏。堂兄劝阻,可是,秋白去意已决。后来他回忆说:“我却不是为生乃是为死而走,论点根本不同,也就不肯屈从。”
两年后,跟随陈独秀回国,外交总长聘请瞿秋白到外交部工作,月薪200元大洋。这是一份薪水很高的工作,而且聘书都送来了。
但是瞿秋白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有我的工作,我不愿意到政府机关去为那些老爷们做事。”
他接受李大钊的建议和推荐,去上海大学任教。并受命筹办《新青年》季刊,并担任主编,同时筹办出版《前锋》月刊。
从1925年到1931年初,整整5年,瞿秋白成为中国共产党领袖之一。他认为,自己是完全不能胜任的。他检讨自己的政治能力非常薄弱。事实上,对于年轻的领袖,成长是需要时间的。
瞿秋白本是柔弱的书生,却坚定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头破血流,百死无悔。
02
“真正的懦怯不在这里。首先是差不多完全没有自信力,每一个见解都是动摇的,站不稳的。总希望有一个依靠。”
瞿秋白坦白自己的“文人习性”一直如影随形,优柔寡断,随波逐流。 这是他对自己灵魂的剖析,但文人的筋骨从来不是浮萍。
也许他不是苍鹰,但全力划过的痕迹,是刻骨的。他少年时就得了肺病,常常重病缠身,却为了革命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有文人的软弱,更有文人的清傲。政治的斗争那么复杂,那么黑暗,也懒得争,也不想学。
纯粹正直的瞿秋白,得罪权欲熏心的米夫和王明,似乎是必然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只与米夫保持一般的上下级关系,没有真正欣赏过,与善于投机的王明,也多有不和。
1931年1月,米夫和王明联手对瞿秋白极力打压。瞿秋白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成为批判的重点,蒙冤受屈。
瞿秋白几乎离开了政治舞台,但内心的使命,不会让他停下脚步,做一个闲人。
他开始和“左联”发生联系,参与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和鲁迅成为知己,并肩战斗。
有学者说:回顾左联的辉煌战绩,谁都不会忘记鲁迅和瞿秋白的作用。如果把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左翼文艺家队伍比作冲锋陷阵的大军,那么,这支大军的统帅就是鲁迅,而瞿秋白则是当之无愧的政治委员。
03
“一只赢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步地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要再往前去是实在不能胜任了。”
瞿秋白评价自己是脆弱的二元人物,他很小的时候,就想过:为什麽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个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研究一下不好吗?
瞿秋白的内心,是饱受煎熬的。他本是热爱文艺的。在《多余的话》最后,他还向世人推荐了几本书。
“俄国高尔基的《四十年》、《克里摩·萨摩京的生活》,屠格涅夫的《罗亭》,托尔斯泰的《安娜·卡里宁娜》,中国鲁迅的《阿Q正传》,茅盾的《动摇》,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很可以再读一读。”
事实上,乱世之下,文人专心做学问,也大可以留泽后世。梁实秋一人独立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季羡林一头扎进了梵学、吐火罗文。爱国分为很多种。
如果瞿秋白走了另一条路,他会成为著名的翻译家、作家、金石家、书法家。可是他从一开始,就听从了命运的召唤,谱出一首绝唱。
1935年6月18日,从中山公园到城外罗汉岭,瞿秋白走了约40分钟,最后来到一片草坪之间。他对刽子手点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然后,便面对枪口盘腿而坐,年仅36岁。
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寒泉听不穷;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万缘空。
这是瞿秋白的绝笔。奋战半生,不辱使命,一朝归空,不改初心。
他最后的独白,告诉世人应该如何生,更说明了,要怎样面对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