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最典型的特点是波粒二象性,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和衍射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但光电效应和光子说又证明波动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光还具有粒子性。由于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我们无法只用其中的一种去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只能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子说并没有否定光的电磁说,因为光子的能量,而v、λ都是波的特征,所以光子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最有力的证明,在双缝干涉的实验中,在象屏处放上照相底片,并设法减弱光的强度,使光子只能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如果曝光时间较短,底片上只出现一些无规则分布的点子,这些点子都是光子打在底片上形成的,表现出光的粒子性;如果曝光时间足够长,底片上就出现了有规则的干涉条纹,就像用强光短时间曝光后产生的一样,可见光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的现象。干涉条纹中,光波强度大的地方,是光子到达的机会多的地方;光波强度小的地方,是光子到达的机会少的地方。所以在光的干涉现象中,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运动的规律表现出波动性。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频率较低、波长较长的红外线与频率高、波长短的紫外线、x射线相比,前者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但较难得到光电效应。而后者要观察它们的干涉和衍射 图象就困难得多,但比较容易做出光电效应。波长大的表现出波动性,而频率高的,其运动规律更多地表现出粒子性。
光虽然具有波粒二象性,但我们既不能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中的波,也不可以把光子看成宏观观念中的粒子。其实所有微观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光的本性”的认识
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从发光体发射出来的微粒流,而惠更斯提出的波动说认为光是某种振动以机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这两种学说都有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麦克斯韦提出光的电磁说,认为光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光是电磁波的可见部分电磁说进一步提示了光的本性,但电磁说却不能解释光电效应等物理现象。为了克服这一些困难,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最终使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