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字母和汉字各有哪些优缺点?

如题所述

1、英文的篇幅普遍比相同意义的汉字的篇幅要多,在设计时,英文本身更容易成为一个设计主体,而且因为英文单词的字母数量不一样,在编排时,对齐左边那么右边都会产生自然的不规则的错落,这在汉字编排时不太可能出现的,汉字编排每个段是一个完整的"块",很难产生这种错落感。

2、汉字的编排规则比英文严格复杂得多,比如段前空两字,标点不能落在行首、标点占用一个完整字符空间,竖排时必须从右向左,横排时从左向右等等,这些规则也给汉字编排提高了难度。而英文段落在编排时只能横排,只能从左向向,段前不需空格,符号只占半个字符空间,这给英文编排提供了更大更灵活的空间。这些区别在设计时都需要特别注意,不要照搬英文的排版模式来编排汉字,处理不好就会不伦不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5

英文编排容易成"段",因为英文每个单词都有相当的横向长度,有时一个单词就相当于中文一句话的长度,单词之间是以空格做为区分,所以英文在排版时,哪怕是一句话,也大多做为"段"来考虑编排;而这点中文就完全不同,中文的每个字占的字符空间一样,非常规整,一句话的长度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拆成"段"来处理,所以中文在排版的自由性和灵活性上比不上英文,各种限制严格得多。虽然现代设计中有大量的对汉字进行解构的实验作品和

商业作品,但总体来说,还是不能大量推广,毕竟,这种实验牺牲的就是人们习惯的汉字阅读的方便性。汉字的整体编排容易成句、成行,视觉效果更接近一个个规则的几何点和条块,而英文的整体编排容易成段、成篇,视觉效果比较自由活泼,有更强的不连续的线条感,容易产生节奏和韵律感。

第2个回答  2017-12-12

汉字(包括所有意音文字)跨越时代的能力强,跨越地域的能力也强,读法随意却能表记出一样的意思,让外人让后人看懂。缺点是数量庞大,数字化路上困难重重,单纯记录还好说,输入保存就行,但汉字与语言(汉语、日语、汉语、以前的越南语、粤语、闽南语、吴语等)的逻辑联系始终难以让计算机模拟好;即使我刚才提到的麻烦较小的输入问题,也还始终是一大研究热门,大家不妨看看各种红火的输入法论坛,这么热闹说明没有好法子啊。拉丁字母的好处在于,咋说就咋写,与语言之间逻辑关系简单。字母数目有限,数字化极其便利。缺点是语音会随着时代与人们的爱好而发生变化,变化后同样的意思书写形式就不一样了,这样要么会发生文献久远难以被读解,只能被少数人破译,要么不同地域分化出不同的语言来,各种语言隔阂无时不刻不在滋长,只要分治,时间长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交流障碍而且不太方便抹平。汉语各方言摆西方的话其实都不能叫方言应该看作各自独立的语言,同样不能交流,但因为汉字太TM能耐了,有了这个拐杖,不用另学语言就又能迅速互相理解了。至于书写方便,这个真是相对的。比如简化字和正体字,写起来方便程度肯定不一样。只看拉丁字母的话,书写难度大体上是固定的,但若有意比较各字母体系的话,可以发现写起来方便程度又不一样。有兴趣可以看看马尔代夫用的字母,我第一感觉就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罚抄作业了」;相反,南亚字母和部分中亚、高加索地区的字母写起来却很繁难。过去我们说汉字不方便,多指指数字化、密码化、电报化,但写起来并不一定麻烦,一方面汉文通常简洁得多,用字俭省,篇幅小,另一方面汉字书写也有其内在韵律。在数字化的过程中,拉丁字母不会有多少变化(当然也有变化,带有变体拉丁字母的国家的文字电脑输入系统也常有变动),汉文一开始则很犯难,从王永民的五笔开始,汉字录入有了一个跨越,后来在专业领域出现速录机,民用领域诞生搜狗输入法等,从此大概很少有人觉得汉字录入困难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