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精神的精神内涵

如题所述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这场斗争中,爱国主义成为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旗帜,是我们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不畏强暴、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形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中国人民的紧密团结,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规模巨大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空前广泛的民族团结。这种坚不可摧的团结,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

团结就是力量。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了全面展示和发挥。

扩展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是由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领导的第一次对外战争,为后代赢得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内涵之丰富并非一篇短文所能概括。首先,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重要支点。

从1840年以来,中国屡遭列强欺侮,鸦片战争使中国割地赔款,两万八国联军就能长驱进入北京,60万日军就能占领大半个中国,而朝鲜战场上百万的“十六国联军”在境外便被打退,抗美援朝战争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场对外战争,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说,中国人走向民族复兴是从跨过鸭绿江那一刻开始的。

第二,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出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当时在毛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敢于以弱胜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打出了国威、军威。

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之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三,奠定了中国大国的国际地位。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胜利在政治上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终于被公认为大国或强国,自此美国才把新中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

在社会主义阵营中,中国与苏联真正形成了基本平等的兄弟关系(东欧各国与苏联则是父子关系),并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大国外交与对外战略。

第四,透过抗美援朝战争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朝鲜半岛对中国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从16世纪明王朝的抗倭援朝战争到20世纪的抗美援朝战争,有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血洒半岛,目的就是抵御海洋势力染指半岛并入侵中国大陆的可能性。

历史事实证明,只有中国有能力阻挡海洋势力在朝鲜半岛的北进企图,才会有半岛的稳定、中国的安全和地区的和平,历史规律只能遵守,不可违背。

第五,对解决当前的朝鲜半岛问题具有借鉴意义。66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上的那场战争之所以不可忘却,是因为它对当今世界仍有警示意义。当前的朝鲜半岛局势并不太平,军演、核试、制裁、对峙恶性循环。

“三八线”对立双方都应明白,今天以武力解决半岛问题依然达不到目的。冷战不能重演,战略误判应尽力避免,解决半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平等对话与谈判,半岛的统一只能靠半岛人民自主解决。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抗美援朝”是一座精神宝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辉,给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送来光明。我们要悉心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拥抱从那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朝鲜半岛的分裂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根据开罗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而未能实现。

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美援朝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5-22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这就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
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70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始终放射着璀璨的光辉,给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送来光明。我们要悉心体悟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厚意蕴,拥抱从那历史深处穿透而来的精神之光。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朝鲜半岛的分裂
1945年8月8日,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对日宣战。13日,苏军开始在朝鲜东部清津地区登陆,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划分对日本占领地区受降范围,经苏、美协商,在朝鲜,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以下简称三八线)为界,以北为苏军受降区,以南为美军受降区。
根据开罗宣言精神,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达成协议,由驻朝鲜的苏军司令部和美军司令部组成联合委员会,协助南、北朝鲜迅速建立一个统一的临时政府,但是由于苏、美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意见分歧而未能实现。
1948年8月15日,在朝鲜半岛南部大韩民国成立,9月9日,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形成南北分裂、对立的局面。围绕朝鲜统一问题,双方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三八线上武装冲突日增,局势日趋紧张。
1948年10月,苏联把朝鲜半岛北半部的行政权移交给朝鲜政府,同年12月25日,苏军全部撤离朝鲜。
第3个回答  2016-05-31

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爱国主义是凝聚民族力量的伟大旗帜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在这场斗争中,爱国主义成为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伟大旗帜,是我们赢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爱国主义成为他们英勇作战,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成为全体志愿军将士的行动准则。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他们远离自己的国土家乡,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承担战争钢铁的压力,写下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祖国在我们的身后,人民在我们的身边。”对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深沉的爱,是志愿军官兵的精神支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英雄模范人物和功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近6000个。他们是祖国的英雄儿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在志愿军出国作战的同时,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的爱国群众运动,人民群众表现出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广大青年踊跃参军,到处出现母亲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相入伍的动人情景;成千上万的民工、铁路员工、汽车司机、医务工作者奔赴朝鲜前线,担负各种战地勤务。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号召下,全国开展了爱国捐献、爱国公约和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在一年时间里,各界人民为志愿军购买武器捐献的资金就达5.56亿元,相当于购买3700架飞机的价款。工人和农民努力生产,厉行节约,为战争提供了大量物资。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自立与发展的基础。多少年来,我们的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就在于我们有浓烈的爱国主义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气节。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国家的利益不容侵犯,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崇高信念。抗美援朝战争,又一次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以弱胜强,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力量对比极其悬殊的现代化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不畏强暴、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创造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形成了战争史上的奇观。
战争是生死搏斗,是血与火的较量。抗美援朝作战中,志愿军广大官兵发扬勇猛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谱写出一曲曲响彻云天的革命英雄主义的颂歌。在上甘岭战役中,敌军以6万余人、300余门大炮、175辆坦克、3000余架次飞机,向我两个连3.7平方公里的阵地攻击。我方阵地山头被削低2米,岩石炸碎堆积起来的浮土有1米多厚。坚守部队在地面阵地和坑道与敌军反复争夺厮杀。敌军付出伤亡和被俘2.5万人的沉重代价,我钢铁防线岿然不动。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官兵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无数志愿军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证实了自己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杨根思坚守阵地,最后抱着炸药包冲入敌群;黄继光舍身堵枪眼,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孙占元双腿被打断,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滚向敌群;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严守潜伏纪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杨连第抢修大桥,定时炸弹爆炸壮烈牺牲……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官兵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在追歼敌人的征途上,一把炒面一把雪;在坚守坑道的作战中,艰苦卓绝斗志盛。为了建立坚固防线,志愿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坑道建设,全军构筑的坑道相当于在我国陇海铁路连云港至西安段挖出一条石质隧道;在反“绞杀战”中,各运输部队舍生忘死,建立起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个火红的熔炉,培养了无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士,锤炼了我们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团结一致,共同对敌──中国人民的紧密团结,为抗美援朝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规模巨大的人民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空前广泛的民族团结。这种坚不可摧的团结,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政治基础。
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的国家上下一致,团结一心,表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团结御侮、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力量。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发表宣言,表示:“誓以全力拥护全国人民的正义要求,拥护全国人民在志愿基础上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神圣任务而奋斗。”全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各省、市、自治区成立了分会,抗美援朝的群众运动奔腾起伏,一浪高过一浪。整个社会,不分党派、民族、性别、老幼,都团结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旗帜下。这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最重要的保证。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与全国人民息息相通,血肉相连。在全国,拥军优属工作广泛开展,“先军属、后自己”的口号响遍全国。祖国人民派出慰问团前往朝鲜前线,看望、慰问“最可爱的人”。志愿军派遣归国代表回国介绍朝鲜状况,介绍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的英雄事迹,加深了祖国人民与志愿军的亲密关系。在阵地上、在坑道里,祖国人民的信件和慰问品,成为战士们争相传送的珍宝。祖国人民的支援、空前广泛的军民团结,使志愿军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和精神鼓舞,从而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团结就是力量。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了全面展示和发挥。

第4个回答  2021-09-11
这是一场战争一场弘扬中国共产党革命伟大精神,抗美援朝,也是人们心中一首可歌可泣的凯歌 这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初中政治中学到了一句话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你能为了保护国家而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 不畏艰难险阻的,完成了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 奉献自己一切的忠诚精神 以及为了人们和正义的事情而奋斗 的国际精神 我七十年来 抗美援朝依然印刻在人们心中 依然是璀璨的光辉 给我们送来了光明 同时这也是一场反侵略战斗,这场战争的胜利是取之不尽的。这是团结的一场战争团结就是力量中华民族有着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得到了展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