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的研究简史

如题所述

综观地貌学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3个阶段。 地貌学在中国萌芽很早。战国时期成书的《管子·地员》已区分出渎田(平原)、坟延(坡地)、丘陵、山林和川泽,在丘陵中又按地势高低等条件,细分为14种类型。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叙述了黄河、长江、西江等的河岸地形。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明确指出河流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并认为华北平原是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明代徐霞客对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的分类、分布与成因,都有精辟的论述。
在欧、美等国家,地貌学最初从属于地质学。英国J.赫顿在18世纪80年代发表的《地球的学说》一书中,论述了海底沉积岩上升形成山地,然后又被流水侵蚀变为低地的过程。英国C.赖尔在《地质学原理》中,说明了岩石在地表崩解,产生的岩屑被流水冲刷搬运、堆积在低地的过程。法国A.苏雷尔研究了阿尔卑斯山的河流纵剖面,于1841年指出河流不论大小,其纵剖面都趋向均衡剖面,剖面坡度自上游向下游变缓。同时,美国G.K.吉尔伯特在《邦纳维尔湖》论文中也提出了地貌发育中的平衡概念。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是地貌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时期。这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W.M.戴维斯和德国W.彭克,他们对地貌长时间的演变作了有价值的理论探讨。戴维斯有一句名言,即“地貌是构造、过程与阶段的函数”,也就是说一个地区的地貌现状如何,取决于那个地区的地质构造(包括岩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岩层的产状与结构)、那个地区所遭受的地貌塑造作用(如流水、冰川、波浪等的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和地貌发育所达到的阶段。他提出侵蚀轮回学说,认为由地球内力引起的构造运动所造成的高地,在外力的侵蚀、剥蚀作用下终将被夷平而成为准平原;构造运动是痉挛式的(即一次突发,继以长期稳定),上升的山地在长期流水侵蚀作用下要经历幼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3个发育阶段。
彭克是与戴维斯同时代的地貌学奠基者,著有《地貌分析》(1924)等。他认为干旱区的坡地受剥蚀而平行后退,不是戴维斯说的自上而下的剥蚀削低,在山麓出现愈益扩大的剥蚀平原。他称这种过程为山麓夷平过程,形成的夷平地形为山麓夷平面以代替准平原。(见山坡平行后退理论、山麓阶梯)
这个时期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德国F.von李希霍芬于19世纪末在中国作了大量野外考察,提出了黄土风成说;法国E.M.P.M.J. de马尔热里和de la诺埃分析了岩层产状和造成这些不同产状的构造应力对地貌演变的影响,开创了构造地貌的研究方向。 20世纪中叶以来,地貌学广泛吸收相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着重地貌现代过程的观测与分析,得到长足发展,形成构造地貌学、气候地貌学、动力地貌学和应用地貌学等分支学科,以及河流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海岸地貌、荒漠地貌等研究领域。
在理论研究方面也有许多新的进展。如关于剥蚀夷平面的成因,德国J.K.比德尔认为构造稳定的化学风化盛行的湿热气候区可以形成广大的夷平面。其形成过程是:巨厚的风化壳随着表层被冲刷,向深处发展,从而使地形夷平,这种夷平面称为刻蚀平原。法国J.-L.-F.特里卡尔认为冰缘环境的融-冻交替作用,及其坡地上的融-冻泥流也可以夷平地形。这种夷平面可以在山顶形成,其作用称为高夷平作用。因此,高山和高原顶部的夷平面不一定先成于低处、而后由构造运动抬升到顶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