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笔下机灵的闰土成年后变得麻木的根本原因什么?

如题所述

根本原因是封建礼教和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对少年闰土的精神压迫,导致聪明、活泼的闰土变得麻木腐朽。

鲁迅先生笔下在西瓜田里守田的闰土想必大家都印象深刻,那时的闰土聪明可爱、活泼好动。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润土早早帮家里干活。每当西瓜快要成熟之时,他要到瓜田里防止人和动物偷瓜。这些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他和大少爷鲁迅的“谈资”。

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幼时家庭富裕,请得起长工帮忙,闰土就是家里一位长工的孩子。闰土和鲁迅第一次相见时就玩到一起去了,毕竟年少的闰土不懂什么叫等级观念。在他看来,和自己年龄相仿的鲁迅是难得的玩伴,所以两人并没有老爷和仆人的等级隔阂。正因为天真的闰土和鲁迅可以忽略封建礼教和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才能让他们各自收获难得的友情。不过,这段难得的友情并没持续多久。成年后的闰土再见到鲁迅时,已没有少年时的热情好客,只有麻木和束手束脚。

成年后的闰土明白自己只是仆人,而鲁迅是高高在上的大老爷,双方的身份乃是“云泥之别”。成年后的闰土被封建礼教束缚,被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深深影响。作为“大老爷”的鲁迅可以忽略双方之间的身份差距,但处于弱势地位的闰土心里极度敏感,无法跨越封建礼教规定的鸿沟。

好在这样的封建礼教和上下尊卑的等级观念已经淡化,现代社会基本没有。现在深入人心的,是自由、平等的人际交往原则。如果少年闰土和鲁迅先生的相逢是在现代,相信这段友情可以一直延续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闰土也不会变得麻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0
首先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成年的闰土为生计奔波操劳,多子、饥荒、苛税都将他的精气神打败,其次闰土和鲁迅本是老爷与下人身份,成年的闰土清晰认识到身份差距,所以在鲁迅笔下变得麻木。
第2个回答  2020-09-08
在成长过程中被生活的摧残,所迫无奈,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被当时的社会现状所打败,逐渐变得麻木,这是当时穷苦人的真实写照。
第3个回答  2020-09-08
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阶级差距,他已经把自己看成了一种下等人。
第4个回答  2020-09-08
这主要是受当时的生活环境和封建礼教影响,闰土生活在一个“吃人”的时代,生活的压力、封建礼教是促使他性格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