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走路锻炼要注意些什么?

如题所述

我个人认为老年人走路锻炼的话需要注意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不要走太多路。​春季万物生长,老年人应晚睡早起。情绪上切忌急躁,锻炼时以体肤微汗为宜,下练时间应该避开最高气温,选择在清晨六到八时,或下午四到六时,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三十到四十分钟。锻炼后,立即用温水洗澡,浴后进行五到六分钟自我按摩,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秋季秋高气爽,风景宜人。我国传统节日,如重阳节,不少老人喜欢登高望远,这有着开阔视野、强身怡神、加强健脑和提高呼吸机能的作用。

秋天是锻炼的好时节,但体质虚弱、病后初愈的老人,不宜做此类活动,如患有心血管病、头晕、胸闷、心悸的老年人。

严寒的冬季,从暖室走到室外,机体常会出现寒战,据测定,坚持冬练的老人,遇到冷空气后五分钟左右,皮肤温度即可恢复正常。而无锻炼习惯的老人,需要十到十二分钟。可见,室外冬炼不适于所有老年人。但如果不注意冬炼的保健常识,就会产生室外锻炼不适应或给机体带来损伤。

因此,在室外锻炼的老年人,在锻炼前要做好充分准备,使机体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到适应状态,促进肌肉中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提高肌力、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防止肌肉和韧带损伤。锻炼后,要做好整理活动,使机体各系统由活动状态逐渐转入安静状态,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4
  老人散步有什么禁忌?
  1、忌步伐过大
  挥舞手臂,迈着大步,很多人认为这是精神好的表现。然而,迈大步时,往往是大腿带动小腿甩出去,脚“砰”的一下落在地上。用这种姿势走路,脚掌的缓冲力变差,容易加重膝关节损伤。而且脚伸太远,在你和身体前面并不产生任何向前推进的动力。日常走路,用自己最舒服的步幅即可。
  2、忌快走后突然停止
  如果走得很快,突然停下,会让额外的血液被泵入你的腿部肌肉及心脏,让你感觉头晕和过热。
  最好慢慢开始,可以先花5分钟进行热身运动,这会增加血液流向你的腿部肌肉并让血液温暖起来。然后在进行运动。运动即将结束后要慢慢缓和下来。
  3、忌手上拿太多的东西
  散步时手里不要拿太多东西,手持太多重量可能导致肩膀和前臂受伤。但一定不要忘记带水。每30分钟至少喝1杯水,如果觉得用手拿着麻烦,可以放在腰包里,或用一个保温水壶架承载水瓶。
  4、忌屁股扭的幅度过大
  走路屁股扭的幅度过大。还有就是落脚点过于重,就给膝盖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应该在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
  5、忌踮脚尖走路
  踮脚尖走路,其实本意是为了使步伐更美妙,消耗更多的能量,但是由于过于在脚尖上使力。会使膝盖因为脚尖使力的关系而太用力于腿肚上,容易引起疼痛,以及导致脚踝扭伤的情况出现。
  散步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量不会较大,对身体的健康也取到很好的保健效果,但是什么事情都需要讲究方法,以上就是有关于不适合老人散步的方式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大家可以进行借鉴,避免出现这种错误,采取正确的运动方法,这才是对身体最好的做法。
  老人进行什么锻炼最好?
  1、平衡性锻炼
  平衡性锻炼的重点是对腿部肌肉进行塑造,对于老年人保持生活的独立性和预防跌倒起关键作用。建议老人采取“脚后跟接着脚尖走路”的方式,即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前方,脚后跟接触到另一只脚的脚尖,向前行走20步,每天练习3次,每周练习三天。
  2、力量训练
  过了40岁之后,人们的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60岁后,肌肉力量每年会丧失1.5%。为防止肌肉萎缩,建议老年人使用重量较轻的物体(2.5公斤重的哑铃)做肱二头肌弯举或臂举15~20次,每周锻炼2~3天。
  3、柔韧性锻炼
  无论是弯腰摸脚趾,或是做瑜伽都能提高老年人身体的柔韧性,每周进行2~3次。
  4、有氧锻炼
  让心率得到上升的有氧锻炼有助于老年人保持健康的体重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建议,老年人每周进行3次有氧锻炼,每次20~30分钟。一些家务活动(修剪草坪、打扫房间和园艺劳动)也可以当作有氧运动。
第2个回答  2021-01-24

准备工作要做足

运动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可以晃动全身的各个关节,逐步放松肌肉并深呼吸,同时还要注意运动装备,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合适牢固,防止运动过程中扭伤。

2.避免做剧烈运动

老年人身体渐渐衰老,体力、耐力逐渐减弱,要量力而行。老年人多有骨质疏松、肌肉力量减弱等问题,所以适宜进行幅度小、强度低的运动,如散步、跳舞、慢跑、钓鱼、棋类等。不要空腹锻炼

空腹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因此老年人运动前要适量进食,保证足够的能量。运动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随身携带糖果,温开水等避免因缺糖缺水而影响身体健康。同时应该注意不要饭后立即出门锻炼以免引起腹部不适。

4.不要单独锻炼

老年人锻炼身体应结伴同行,单独锻炼如果出现意外状况十分危险,严重的可能会威胁生命,尤其是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老年人。

第3个回答  2021-01-24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可见锻炼身体早已成为养生长寿的秘诀之一。

很多老年人由于身体条件和年龄的限制,会选择走步作为健身的一种方法。

虽然走步对身体健康有好处,但是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免适得其反:

1.步伐过大。老年人走路时步伐过大,由于脚掌的缓冲力变差,容易对膝盖造成损伤。

2.走步后突然停止。老年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走步后突然间停下来,会让额外的血液进入你的腿部及心脏,让人感觉头晕和过热。

3.手上拿太多东西。老年人在锻炼的时候,手上拿太多的东西,可能会导致肩膀和前臂受伤。

4.胯部扭动幅度过大。老年人在走步时,胯部扭动幅度过大会给膝盖造成一定的负担。

5.踮脚尖走路。老年人在走步时踮脚尖走路,会使膝盖因为脚尖使力的关系而太用力于腿肚上,容易引起腿肚疼痛,以及导致脚踝扭伤情况出现。

第4个回答  2021-01-24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普遍不如年轻人,这个时候的锻炼最重要的是要适量。

走路锻炼的速度不要过快,过快会使得膝盖和脚踝部位的压力增加,老年人骨质疏松,需要多加保护。同时,过快的速度也会让呼吸系统压力增加,甚至导致心肺超负荷,会出现气短,胸闷,血压升高。

因此老年人走路锻炼需要注意保持低速度,走路距离也需要控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