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1. 在秦汉时期,武山县境的大部分属于豲道,而洛门镇以东的区域则属于冀县。
2. 东汉中平五年(188年),从襄武和豲道地区分割出新兴县,县城设在今天的武山县城西15公里的 新兴川(今广武坡西颉家门一带),归南安郡管辖。
3. 三国魏时期,新兴县更名为武城县,但不久后又恢复原名。同时,设置中陶县,其旧址位于今鸳鸯镇附近。
4. 东晋十六国时期,武山县境先后被前赵、后赵、前凉、前秦、后秦、西秦、大夏等七个北方国家占领,历时百余年。
5.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中陶县被并入新兴县,隶属于渭物丛州广宁郡。
6. 隋开皇十年(590年),新兴县被并入陇西县,归陇西郡管辖。
7.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年),武山县境沦陷于吐蕃,持续了78年。
8. 咸通七年(866年),武山县境被收复,归属陇右道渭州。
9. 五代时期,武山县境成为羁縻地,持续了53年。
10. 北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在今天县城北方建立了宁远寨,属秦凤路秦州。
11. 熙宁五年(1072年),古渭寨地区(今陇西)设通远军,宁远寨归通远军管辖。
12. 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宁远寨被提升为宁远县,属巩昌路巩州。
13. 金天会九年(1131年)正月,宁远县陷入金朝手中。
14. 金泰和七年(1207年),宁远寨又被降为寨,属临洮路通远军。
15. 金天兴三年、南宋端平六年、蒙古汗国太宗六年(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宁远寨归属蒙古汗国。
16.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宁远县得以恢复,隶属巩昌路巩州。
17. 明、清两代继续使用宁远县名,属巩昌府,县域包括现有地域和马坞、新寺两镇。
18. 清代末年,马坞划归岷县。
19. 民国二年(1913年),因与湖南省宁远县重名,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决定将宁远县更名为武山县,属渭川道。
20. 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废道,设立渭川行政区,不久即撤销。
21.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设立天水行政督察区,辖武山等15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改称甘肃第四行政督察区,武山属之。
22.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县西边境的17个村庄及插入漳县的3个村庄划归漳县,漳县插入武山境内的徐家门划归武山。
23.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漳县的孙家门划归武山。
24.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8月,调整了武山、甘谷石庙儿附近的插花飞地。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使用武山县名,属甘肃省天水分区督察专员公署。
26. 1951年4月,属天水区。
27. 1953年,县东边界划出米家庄归甘谷县,划甘谷县属管家沟、台子上、吴庄、多家湾、张家沟、彭家坡5村归武山县。
28. 1955年2月,属天水专区。
29. 1969年10月,属天水地区。
30. 1958年4月、12月漳县、甘谷两县先后并入武山,县境总面积达5368平方公里。
31. 1961年12月,三县分置,恢复原武山县域。
32. 1985年7月,属天水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