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村新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建设农村新社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1. 一村一社区模式:在现有村委会基础上,一村只设立一个社区。这种模式比较符合农村现行行政管理体制,村民的认同感较强,有利于实施村民自治,没有增加管理层和管理成本。
2. 多村一社区模式:在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中,选择中心村或较大的村为单位设立社区,形成的农村社区村委会农户模式。该模式的优势在于社区服务少了行政色彩、多了专业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但这势必要增加管理成本,且与村民自治的结合度不高。
3. 一村多社区模式:在一个村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区。在一些地方,由于建制村的辖区过大,故在一个行政村内设立多个社区,形成了村委会农村社区农户的模式。该模式能促进社区服务组织的发育和成长,充分体现村民的自我服务和管理。但是该模式中的社区实质上只是农村社区村委会下设的小区或服务站(点),故无法发挥社区的发展、建设、管理的功能。
4. 集中建社区模式:在新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的小区设立的社区。又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农(牧)民聚居设社区;二是以甘肃阿克塞县为代表的在人口自然聚居形成的地区设立社区。
二、依据与城镇的距离,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分为以下三种:
1. 城市化扩张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在大中城市郊区的农村地区进行社区化建设和管理。
2. 就地城镇化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以集镇为依托,以中心镇、中心村为中心展开社区建设。
3. 村民自治体制下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以行政村或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展开社区建设。
三、从农村社区体制改革角度,形成了如下模式:
1. 村落自组织模式:在没有外部强制指令的前提下,村落社区成员通过面对面协商,自发组织并管理村落社区事务。
2. 村社合一模式:村委会与社区服务组织成员交叉任职,功能合一的社区模式。
3. 村企主导模式:村民委员会、村办企业、社区服务组织成员交叉任职,功能合一的模式。
4. 联村建社模式:介于行政村与乡镇政府之间,以一定服务半径设置社区服务组织,专门承接社区行政事务和公共服务的模式。
四、按照政府和社区之间权能关系的不同,社区建设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行政主导型:基层政府组织是农村社区管理的主体,通过行政手段发挥政府组织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的优势,实施对社区资源和社区组织的控制。
2. 合作型:政府对社区进行间接和宽松的干预,政府部门人员与地方及其它社团代表共同组成社区管理机构,社区以自治为主,政府有关部门负责规划和指导,并提供较多的经费支持。
3. 自治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真正成为社区建设的支柱力量,成为承担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的自治性组织。
五、以吉林省为例,新农村建设的20种建设模式:
1. 美丽乡村模式(通化市东昌区夹皮村)
2. 社区建设模式(农安县陈家店村)
3. 旧村改造模式(敦化市小山子村)
4. 整体推进模式(通化县委县政府)
5. 景观带建设模式(磐石市委市政府)
6. 民族建村模式(和龙市光东村)
7. 民俗文化模式(东丰县红榔头村)
8. 产业富村模式(洮南市翻身村)
9. 旅游兴村模式(长白县望天鹅新村)
10. 合力共建模式(集安市上活龙村)
11. 能人治村模式(公主岭市兴林村)
12. 合作共赢模式(德惠市吉家村)
13. 项目带动模式(伊通县保南村)
14. 新式民居模式(扶余市广发社区)
15. 环卫下乡模式(绿园区委区政府)
16. 镇乡带村模式(吉林市小白山乡党委政府)
17. 屯务管理模式(双阳区委区政府)
18. 村规民约模式(伊通县营城子镇党委政府、磐石市永红村、公主岭市清林村、榆树市红庙子村)
19. 志愿服务模式(扶余市委市政府)
20. 服务外包模式(吉林市丰满区建华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