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规则是?

如题所述

一、劫争马上回提,判回提者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二、终局时,按照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不允许如图3所示的“假生”作为活棋。 三、对双方互不相让的三劫、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二子等罕见特例,可判和棋或者重 下。 四、根据禁止全局同形再现的原则,对局者不得把如图8或类似的情况作为不能终局的理 由。 第二十一条 终局 一、轮走方确认终局,着手随之弃权,如对方不同意终局,可再下子。此时弃权方恢复着手权利,对局继续进行,直至双方确认终局。 二、双方都表示终局后,如棋盘上尚留有双方可争之点,按双活处理。 三、对死棋和活棋的确认,必须对局者双方意见一致。如有争议,以实战解决。 一、一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判其弃权作负。 二、双方迟到超过赛场规定时间,则判双方弃权作负。 三、一方或双方迟到均未超过规定时间,则在一方或双方时限内分别扣除各自的迟到时间。 四、提子时,必须把棋子提清后方可按钟,违者劝告或警告一次。但在读秒时,提子不计时间。 五、对局者用时(包括读秒)超过时限,一律判负。 六、读秒时间棋手离席,裁判员应按规定继续读秒计时,超时判负。棋手如急需离席,须在对方思考时提出,并征得裁判员同意,但每局只限一次。 第二十四条 赛场纪律 一、对局者在比赛中,无故中途退场,警告一次并申报大会组委会。 二、对局者如有妨碍他人思考的行为,给予劝告或警告一次。 三、对局者在比赛未终局时,查阅资料或与他人交谈棋势者,根据情节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第二十五条 其他 一、凡裁判法所未包括的犯规现象,裁判员根据总则或竞赛规程的精神,作合理的判决,对不能确认的判例,应及时申报裁判长处理。 二、对局者被判的警告,应记录在案,在一局棋里满二次者,判该局为负。 第四章 比赛办法 第二十六条 比赛种类 一、 个人比赛 二、 团体比赛 有两队以上参加,每队人数相同,通过事先规定的比赛方法决出名次或分出胜负。 团体赛有:分台定人制、分台换人制、临时定台制、全队轮赛制、队员总分制等。 全国团体比赛一般采用分台定人制。各队按棋手的段位高低或棋艺水平排定台次,台次排定后不得更动。 在有替补队员的团体赛中,替补细则由比赛大会另订。 三、段、级位比赛 段、级位赛是考核棋手棋艺水平的比赛。根据比赛的局数和胜率,可以评定段、级位或升段、升级。我国的段位制分国家段位和地方段位两种。国家段位从初段至九段,九段最高;地方段位从初段至六段,六段最高。段位以下是级位,从9级至1级,1级最高。 第二十七条 比赛办法 根据参加人数的多少,赛程的长短。可采用不同的比赛办法。 一、淘汰制。分单败淘汰、双败淘汰和多败淘汰三种,凡被淘汰者,即失去续赛资格。 淘汰制比赛适用于人数多,赛程短的情况。 二、循环制。由一个棋手(队)与参赛的其他棋手(队)逐个轮流进行比赛。 循环制适用于参加人(队)数不多,赛程又允许的情况。 循环制通常采用一局制,也可采用每个对手下二局的双循环制。 三、积分编排制。以积分的相同或相近为主要原则而进行编排的比赛,为积分编排比赛。由于它的轮次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赛程介于淘汰制和循环制之间。 四、多局决胜制。适用于两个人的比赛,一般是三局两胜制、五局三胜制、七局四胜制、或十局制。 五、全队循环制。适用于两个队的对抗赛,即一方队员逐一和另一方所有队员轮流对弈。 六、擂台赛。用打擂台的方式进行团体对抗。 参加擂台赛的双方人员,必须依次排好顺序。打擂台的方式为每次只赛一局,负者淘汰,胜者接着和对方另一人比赛,凡一方最后一位棋手败北,擂台赛即结束。 第二十九条 棋手退出比赛 。棋手退出比赛,按下列办法处理: 一、比赛尚未开始,有棋手退出比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重新抽签。 二、在循环制比赛中,如果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局数不足总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全部无效。如果已赛局数达到轮次的一半,则以下弃权的各局,都作对手胜。 三、在积分循环制的比赛中,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成绩有效,以后各轮比赛,不再编排。 计算与该棋手已赛过的对手的办法:已赛部分积分有效。未赛部分应为A(即:积分/已赛局数)*未赛局数。A如大于1,则按1计算。 四、在对抗赛或团体赛中,棋手中途退出比赛,已赛成绩均有效,未赛部分均作对方胜。

希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15
  第一条 围棋的棋具
  一、棋盘 盘面有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共构成 361 个交叉点(以下简称为 “ 点 ” )。 在盘面上标有几个小园点。称为星位,中央的星位又称“ 天元 ”。
  二、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均为扁园形。 棋子的数量以黑子、白子各 180 个为宜。
  第二条 围棋的下法
  一、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二、棋子下在棋盘的点上。
  三、棋子下定后,不得向其他点移动。
  四、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第三条 棋子的气
  各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 “ 气 ” 。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 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四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 “ 提子 ” 。
  提子有二种:
  一、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二、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五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 “ 禁着点 ” ,禁止下子。
  第六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第七条 终局
  一、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为终局。
  二、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为终局。
  第八条 活棋和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避免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第九条 计算胜负 双方下子完毕的棋局,计算胜负采用数子法。 先将双方死子全部清理出盘外,然后对一方的活棋(包括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一个点即为一子。 胜负的基准以棋局总点数的一半 1801/2 点为归本数。凡一方活棋与所属空点的总和大于此数者为胜,小于此数者为负,等于此数者为和。 采用贴子方式的棋局,胜负标准另行规定。
第2个回答  2019-05-08
第3个回答  2020-11-0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