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学的观点分析动物是否有语言

如题所述

动物也有语言。
语言是相互交换思想感情,传递信息的意思。跟人一样,动物也具备。

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动物之间建立友善关系,双方必须彼此了解才行。这种了解的方式,一般地称它为禽言兽语。动物并不像人那样,借助于语言进行交谈,它只是利用自己各种不同的情感,向同伴或共生的朋友发出危险警报,或者通知它们哪儿有食物等等。例如,它们会发现一些吱吱的声音,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通常有声音语言,气味语言,行为语言。

动物的语言种类:

一、声音语言
许多动物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逐渐演变成为动物之间交流的信号——动物语言。例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发出的像乐曲一般清脆动听的声音来表现它们的种种“感情”。当雌雄相处时,声调轻幽,犹如情人窃窃私语;当独处一方时,它就发出高亢的强音来招引朋友。

二、气味语言
有些动物常常以特殊的气味(信息素)来达到引诱异性、追踪目标、鉴别敌友、发出警报、标明地点、集合或分散群体等目的。这种气味虽然没有声响,可也算是一种语言。例如蜂王通过分泌一种唾液产生的气味招引工蜂来为自己服务;雌蛾产生的气味能引诱距离很远的雄蛾;蚂蚁利用味觉和嗅觉彼此进行联系,识别同窝伙伴;雄鹿在求偶时,它会用身上的芳香腺往树上擦,这样,树上便留下了自己的气味,于是,雌鹿闻到它的气味以后就会循踪而至。

三、行为语言
动物还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来表达它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例如长颈鹿在发生危险时,会用猛烈的惊跑来向同伴传达警报;野猪在平时总是把尾巴转来转去,但一旦觉察到有危险时,就会扬起尾巴,在尾尖上打个小卷给同伴报警;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

四、色彩语言
孔雀是以华艳夺目的羽毛著称于世的。雄孔雀之所以常在春末夏初开屏,是因为它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

五、超声语言
螽斯〔螽(zhōng)斯〕一种害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蟋蟀、蝗虫和老鼠等动物,是用超声波进行联系的。螽斯有三种鸣声:“单身汉”螽斯唱的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单身汉”听到后,会此呼彼应地对唱起来。雌螽斯闻乐赴会,并选中歌声嘹亮者。两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战歌”,面对面地摆好阵势,频频摇动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当周围出现危险时,螽斯就高奏“报警曲”,闻者便“噤若寒蝉”,溜之大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8
如果从亚里斯多德和德国语言学家施莱特尔的定义看,语言有固定音节来表达固定意义,同一属种间动物能进行有效沟通,那么动物是有语言的。
但如果说语言的要素中必须有一种固定的符号系统表达意义,某一符号表达某一意义相对固定,那么动物是没有语言的。
你取哪一种理解。
我个人认为动物是有语言的,一是大象,群居生活,他们是可能通过声音来沟通,教育后代,他们的寿命比人类长,海豚也是有语言的。至于狗和鸟儿,估计也有,一旦人类破解了语音(某一语音代表某的意义)的含义,人类与动物沟通不是梦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