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全文解释

如题所述

中国成语有两句关于孙权和吕蒙的,一句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一句是“非吴下阿蒙”。这两句话非常的经典,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挂在嘴边,这两句其实都是孙权教导吕蒙学习的故事,同时这句话寓意丰富,也成为了一些人士的座右铭,激励了不少仁人志士不断努力探索,最后走上成功道路。

吕蒙是谁?

吕蒙,是三国一位重要人物,他可是孙权的福将,为孙权的江山稳定出力甚多,他早起跟随的是孙策,因为作战勇猛,跟着孙家人一起战胜黄祖,后来再大破曹仁,再后来占据了荆州三郡,在孙权被张辽打的落花落水,差一点就挂掉的逍遥津中,奋力救出了孙权,得以让孙权安全回到了老家,当然孙权对他可是比周瑜都要好,后来鲁肃先逝,他当上了鲁肃的位置,并且在关键时刻大破关羽,使得关羽有麦城之败,可以说他影响了三国后来的局势,如果没有他的出现,估计三国后面的结果可能就不同了。

而吕蒙虽然是孙权的爱将,他优点很明显,就是作战勇猛,机智并且能够百战百胜,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文化水平不高,这个问题随着他一路的升迁,导致问题越来越明显,因为治国之人,不能是个文盲吧,当时东汉末年,很多官员都是学富五车的,还有江东的一带豪强,吕蒙这样的人,孙权要重用,怎么办?大家肯定会有意见啊,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会鸡蛋挑骨头,特别是文人相轻,大家谁都不服谁,更别说只会带兵大战,大字都不认识一个的吕蒙,这样的吕蒙不是孙权希望见到的,他更想见到一个大家服气,自己又用着放心的吕蒙,所以他开始对吕蒙做了许多思想工作,首先就只是指出他的问题所在。

一次孙权借故找来吕蒙,对他说:"你现在可厉害了,掌管军中大小的事务,这样更需要学习"。

吕蒙此时没搞懂孙权的用意,还找了一个借口:军营中事务繁多来推辞。孙权就语重心长地劝他:"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传授经书的官吗!只不过要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要说事务多,谁像我事务多。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十分有收效的地方。"

这一句话,吕蒙可听懂了,吕蒙就找来了私人老师,开始系统地进行学习。一次鲁肃来到他大营看他的时候,鲁肃和吕蒙研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兄弟你现在老厉害啊,你的才干和谋略,可不像是吴地的阿蒙了!"

吕蒙就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之后就应重新另眼看待他的才能,大哥知道这件事太迟了啊!"

于是鲁肃觉得吕蒙不错,和吕蒙结为朋友。 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也作"阿蒙吴下"。金元敏之《读裕之弟诗稿》:"吴下阿蒙非向日,新篇争遣九泉知。"清黄景仁《闻稚存丁母优》:"阿蒙吴下还依旧,他日登堂欲拜难。

后来吕蒙接替了鲁肃,接着吕蒙改变了鲁肃的对待蜀国的方式,一举获得了荆州六郡,可以说是大大争强了江东的实力和纵深,以后三国版图基本固定了下来,所以孙权点拨和提拔吕蒙这步棋,确实很精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24

解释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拓展资料: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2-20
《孙权劝学》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原文:
孙权劝学
宋代:司马光 撰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扩展资料:
《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此文简练生动,首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更是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的风采。
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宋英宗继位前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
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吕蒙正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第3个回答  2015-04-24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哪里是要你成为研究经书,传授经学的学官呀!只不过是要你粗略地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多,能像我(有那么多事务)一样?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读书对我)十分有效益。”吕蒙这才开始从事学习。(后来)等到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谈论商议(时),(鲁肃)大吃一惊说:“(从)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现指学识尚浅的人)可相比的了!”吕蒙说:“(对于有才华的人)离别多日,就应该重新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知道这件事(变化得)这么晚呢?”鲁肃于是就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为朋友后而告别。

采纳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4-18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此文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文题为后人所加。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黄龙元年(222)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如今在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2.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6.当涂:当道,当权。当:掌管,主持。“涂”通“途”,道路,仕途。
7.掌事:掌管政事。
8.辞:推托、推辞。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书籍。
11.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yé):后写作“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但:只,仅。
14.涉猎:粗略地阅读。
15.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6.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17.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18.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动词表趋向,从事,进入。
19.及:到了……的时候。
20.寻阳: 县名,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21.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2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3.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24.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吕蒙的小名,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25.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积学修德之人。
26.即:就。
27.更(gēng[2]):另外,重新。
28.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待:对待,看待。
29.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0.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31.遂:于是,就。
32.拜:拜见。
33.别:离开。白话译文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