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有什么副作用或者并发症?跟血液透析比起来那种透析方法好一点

如题所述

1.腹膜炎
在过去20年里随着腹膜透析连接技术的改进,以及对出口处护理的重视,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腹膜炎不再是不可避免。目前仍以细菌性感染多见。感染细菌可来自出口处、血液、肠道或透析液。如有腹痛、发热、透析液色泽变浊和白细胞数增至100/mm3透析液内细菌检查阳性(应注意厌氧菌感染)时,可明确诊断。腹膜炎可引起蛋白严重丧失,腹膜粘连、增厚,导致腹膜透析失效,导管堵塞,甚至危及生命。发生腹膜炎时应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最新国际腹膜透析学会2005年颁布了最新的治疗指南,原则是包括早期治疗,根据经验和病源菌培养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有残余肾功能的必需要保护。临床变现为:腹痛、寒战、发热、腹部压痛。护理方法:用透析液1000ml连续冲洗3·5次,暂时改为IPD,腹透液内加入抗生素及肝素等,全身适用抗生素,若经过2·4周后感染任不能控制,应考虑拔出透析管。
2.腹痛
高渗性透析液、透析液温度过低或过高、腹腔注入液量过多或进入空气过多、透析液PH不当、腹腔感染、导管移位刺激等均可引起腹痛。应注意调节好透析液的温度,降低透析液的渗透压及透析液进出的速度,在处理上应去除原因,并可在透析液中加入1%~2%普鲁卡因3~10ml,无效时酌减透析次数。
3.透析管引流不畅或透析管堵塞
原因有导管移位或扭曲,被纤维蛋白、血块或大网膜脂肪阻塞,肠腔或腹腔气体过多,透析后肠粘连,透析管端的小孔有部分露在腹腔内液体表面上,致使虹吸作用消失。(1)可采用变换体位或取半卧位式,按摩腹部。(2)排痉膀胱。(3)服用导泻剂或灌肠,促进肠蠕动。(4)腹膜透析管内注入肝素、尿激酶、生理盐水、透析液等,并留置30~60分钟,可使堵塞管的纤维块溶解。(5)腹胀明显者可给小剂量新斯的明,腹腔内多注入500ml透析液,再取半卧位,以便恢复虹吸作用。如无效,可在严格消毒下,送入硬质透析管内芯,疏通透析管。(6)无法复通者,可X线透视下调整透析管的位置或重新植入透析管。
4。水过多或肺水肿
透析早期因患者有明显的氮质血症,如连续用高浓度葡萄糖透析液脱水,此时血浆渗透压往往高于透析液渗透压,一旦改为常规透析液,可招致水潴留,甚至有发生肺水肿的危险
腹膜透析的优点
1.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广泛,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在基层医院也可进行。病人可以在家中自己进行,基本不影响工作,携带方便。且不需要全身应用抗凝血药,腹腔内用肝素量较少且不易被吸收,不增加出血危险,适用于有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 2.无体外循环,无血流动力学改变,透析平稳,避免了血容量急剧减低引起的低血压,无失衡综合征,故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心血管疾病伴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安全性较大。 3.保护残余肾功能 有较多的研究表明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度明显低于比血液透析的患者。而残余肾功能对改善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期均是非常重要的。 4.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较血液透析好,对贫血及神经病变的改善优于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的缺点
1.感染的可能:由于腹膜透析专用的导管在换液时须和透析袋连接,故有腹腔感染的可能,所以在做任何和腹膜透析治疗相关的步骤时,都要先彻底地洗净双手。以目前的技术,腹膜炎的发生率已大幅降低。 2. 体重和血中甘油三酯增加:由于透析液是利用葡萄糖来排除多余水分,所以可能在透析时吸收了部分的葡萄糖,可能使病人的体重增加、血甘油三酯及其他脂质升高,所以需要适当的运动及减少糖分摄取。 3. 蛋白质流失:在透析的过程中会流失少许蛋白质及维生素,所以需从食物中补充。除了维持原有正常的饮食习惯外,可多摄取一些鱼、肉、蛋、奶等,而维生素的最佳来源为水果蔬菜,可多加补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