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力不同。当初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进而称帝后,让魏延镇守汉中,而没让五虎将守,主要是魏延有这个能力。但魏延能保汉中十年不失,更重要的是身后有强大的靠山。
此时刘备刚刚夺得西川和汉中,实力雄厚,兵强马壮,虽然刘备伐吴让蜀汉大伤元气,但诸葛亮还在,五虎将中赵云和马超也还在,一旦汉中有事,便可以快速的支援。
姜维就不一样了,蜀汉后期人才匮乏,实力衰弱,只有姜维一人苦苦支撑着蜀国,但姜维又领兵在外,魏军进犯汉中,蜀国也没有可用之能人去支援,所以才导致汉中丢失。
两人对汉中的防御方法不一样。魏延守汉中的时候,自己亲自设置了几道防线。进出汉中有几条道,子午道、斜谷道、骆党道、褒斜道,这几条道都是秦岭间的山谷小道,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的优势。
魏延就是在这几条道上设置了关隘,布置了营寨,这样就算魏军进犯汉中,也难以过得了隘口,直接将魏军拒之汉中之外。
姜维呢,屡次北伐无果,为了歼灭魏军,就把魏延先前布置的关隘全部撤掉,以便吸引魏军,诱敌深入进汉中,好在汉中将魏军歼灭。
其实姜维这个计策是好的,虽然有些冒险,但一旦成功,便可以消灭进犯之敌。只可惜,蜀主刘禅不理朝政,使得姜维的此计划落空,导致敌军已经进入汉中,而蜀军围歼部队还没有到来,致使汉中失守。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定治所于成都。在选择镇守汉中的大将时,刘备力排众议选择魏延,并将魏延从牙门将军升为镇远将军。刘备称帝后,魏延进封为镇北将军。
当时的蜀汉将星云集,除了关羽驻守荆州外,张飞、赵云、马超等人的名头比魏延都要响亮。按理,汉中太守这一关键位置是轮不到魏延的,可善于识人的刘备偏偏选择了魏延。
历史告诉我们,刘备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其实,魏延镇守汉中时,蜀汉政权并不稳定,用内忧外患来说也不为过。就在刘备在关中与曹军殊死作战时,远在荆州的项羽竟然以不足3万兵力发动了襄樊战役。
结果大家都知道,荆州丢了,关羽也死了。刘备为夺回荆州,倾国之兵伐吴,结果被打的大败,自己还病死白帝城。如此重大危机时刻,魏延竟然真的镇守汉中,多次击败曹军来袭,长达是10多年之久。
可我们发现这一个问题,魏延被杀后,姜维镇守汉中不到一个月就把汉中丢了,这是为何?有人说,姜维所在的时代正是蜀汉人才凋敝的艰难时刻,正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能坚持一个月已经不错了。
不然!这是两人统兵谋略的重大差别。魏延镇守汉中的策略是这样的,“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一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也就是说,魏延把兵力部署在外围,曹军来袭,外围就能牵制敌人兵力,使得汉中固若金汤。
反观姜维,作为诸葛亮继承人,他的理想和魏延有着本质区别,魏延是保住汉中,姜维则是完成诸葛亮的遗愿,北伐成功。姜维认为,只有“敛兵聚谷之法”,才能有效地消灭来犯之敌。
可问题是,外围失去兵力牵制,曹魏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兵临城下,当阳平关守将蒋舒投降,曹魏大军轻易突破了关口,导致汉中失守。因此,我们不能说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而姜维不到一个月就丢了汉中,就认为姜维的军事能力远逊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