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生态文明,观念须先行。要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必须在全体公民中加强对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有限、环境形势严峻的国情认识;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突出经济、资源、环境指标和人文指标全面发展的政绩观;以及强调环境保护就是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损害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促进发展的环保意识。全社会应形成理解国情、珍惜环境、保护生态、崇尚自然、节约资源、福泽后人的共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指南。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键所在。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统一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应树立环境保护同样重要的政绩观,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资源的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三、坚定不移地推进节能减排是核心任务。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做到节能减排是重要体现。必须将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作为两项“高压线”,加快应用先进技术来改造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四、实行严格的制度是保障措施。要实现硬指标,必须采取硬措施。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施严格的环境资源保护制度,严格法律制度、环境标准、执法纪律和执法手段。建立和完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能耗降低和污染减排的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实施政绩督察制和行政问责制,对那些我行我素、无视法纪、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惩处,杜绝任何环境违法行为,绝不允许“少数人发财、人民群众受害、全社会买单”的现象再次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