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现在的天气预报准不准?

如题所述

在气象科学家眼里,公众对气象预报的不准更多来自感觉,例如气温,常常被理解为地面温度,而气象台发布的气温是指离地1.5米,通风、草坪上、百叶箱中的温度,它是全球统一,具有代表性、剔除环境影响,具有可对比性的大气温度。在盛夏季节,气温常常低于人们体感的地面温度,所以才会有“气象台故意压低、瞒报高温”的质疑。
例如大雨,人们所说的大雨,常常是观察瞬间雨强很大,雨势猛烈;而气象上所说的大雨,一般是指24小时累积降水量25至50毫米之间的降雨。例如春天,大家心目中的春天,与气象上连续五天日平均气温高于10摄氏度为入春的标准往往存在差异。例如暖冬,大家心目中的暖冬印象,与气象上12月1日至2月底的气温距平值的标准往往存在差异。
不能否认,在天气预报准与不准的问题上,科学家和公众在理解上存在着差异,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张庆红看来,天气预报的产生可以比喻为生产一个产品,观测资料就相当于产品的原材料,预报模式相当于加工厂,预报员的人工分析好比产品最终的检验包装。“而这每一个步骤,都不是完美的,都或多或少存在误差。”张庆红说,观测仪器的误差客观存在,而预报模式是接近真实大气的情况,但不可能完全再现。此外,大气是流动性的,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才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0
准 啊啊,一直都很准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