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饮食文化有哪些讲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2-11
立春饮食文化讲究:
1. 五辛盘:立春传统食品,包含小蒜、大蒜、韭菜、油菜、胡荽等五种辛味蔬菜,寓意激发人体五脏之气。扬州地区则以新葱、韭黄、蒜苗、萝卜、香菜入盘。自唐初起,春盘与生菜一起摆盘,称作春盘,后世称之为春饼,现又称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
2. 春盘面:《饮膳正要》中记载的春盘面由面条、羊肉、羊肚肺、鸡蛋煎饼、生姜、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种食材构成。明清时期,人们在吃春盘和生菜的同时,加入水萝卜,以期消除春日困顿,这一活动被称为“咬春”。
3. 春卷:春卷是福州流行的传统小吃,由古代春饼演变而来。立春吃春卷是中国传统习俗,寓意迎接新春和期盼丰收。民间立春日食用新鲜蔬菜,既防病又应季。唐代已有春盘习俗,而春饼则被称为荷叶饼,是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分开,用来卷菜食用。
4. 炒和菜:春饼搭配的菜肴,使用时令蔬菜如韭黄、豆芽、香干等切丝,或拌或炒。拌和菜需将豆芽菜焯水,干粉丝煮好,用淀粉、醋、酱油调成汁,拌菜丝而成。炒和菜则将肉丝、蛋皮丝、绿豆芽、豆腐干丝、粉丝、菠菜或韭菜一同炒熟。讲究者还会加入海参丝、肚丝、香菇丝、火腿丝等,丰富口感与营养。
5. 吃萝卜:许多地方立春有“咬春”习俗,北方尤其以萝卜为主食,吃法包括生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明代刘若愚《明宫史》记载立春日嚼萝卜,称为“咬春”,清《燕京岁时记》也载妇女多吃萝卜以提神。萝卜不仅解春困,还有助于增强生育机能,故立春萝卜又有“子孙萝卜”之称。
立春风俗包括:
1. 打春牛:立春日制作土牛,冬至后辰日取土塑成,上绘四时八节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于农坛祭祀后,由县长执鞭打春牛,象征春耕开始。随群众模拟耕地,边打边喊吉祥话语。
2. 迎春:选择风水宝地搭建春棚,立春日举行迎春活动,仪仗队伍抬春官游行,报子、马弁等身着奇装异服,引人发笑。队伍集中于春棚前,报喜迎春后游春开始。
3. 游春、报春:迎春后开始游春,锣鼓队和仪仗队领先,抬着春牛塑像游行,边走边舞,绕村游遍。进入春场后,绕场两圈,然后排列场地上。知县入春棚,举行报春仪式,报子手持彩旗报喜。
4. 糊春牛:立春前,县政府聘请纸扎师傅制作春牛图像,用竹篾绑骨架,春木做腿,糊纸涂色。糊纸多用红黄,寓意丰收;黑纸则收成不佳,故多用红黄纸,得民心。春牛成后,举行开光点睛仪式。
5. 贴宜春字画:立春时,家家户户门壁上贴宜春字画,如“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以及绘画的腊梅图,迎接新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