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怎么读?

如题所述

谨怎么读拼音如下:jǐn。

谨,汉字一级字,最早见于春秋晚期的金文。本义为谨慎,小心;引申为郑重地,恭敬地等意思。谨,形声字。从言,堇声。《说文》:“谨,慎也。”“谨”的本义一直沿用至今。金文从言、堇声。战国文字、篆文、楷书同。

说文解字:

慎也。从言堇声。居隐切。

慎也。心部曰:“慎、谨也。”从言,堇声。居隐切,十三部。

《唐韵》:居隐切。《集韵》《韵会》几隐切,𠀤音卺。《说文》:慎也。《玉篇》:敬也。《广韵》:絜也。《增韵》:毖也,专也,重也。《易·乾卦》:庸行之谨。《书·盤庚》:恪谨天命。《诗·大雅》:以谨无良。《礼·月令》:孟冬,命百官谨盖藏。

《史记·万石君传》:丞相醇谨而已。《前汉·郦食其传》:举大事不细谨。又严禁也。《荀子·王制篇》:谨盗贼。又姓,见《姓苑》。又《字汇》:渠斤切,音芹。与墐同。《礼·内则》:炮取豚若将,涂之以谨涂。注:谨当为墐,声之误也。《说文》:本作𧭩。

拓展资料:

谨慎,小心,谨呈;谨启;谨致谢意;谨祈;谨恪;谨白;谨禀;谨媚。

1、谨,慎也。——《说文》

2、以谨无良。——《诗·大雅·民劳》

3、谨畜藏。——《荀子·王制》

4、谨厚以为厚。——《楚辞·怀沙》

5、谨庠序之教。——《孟子·梁惠王上》

6、谨食之。——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7、不自谨惜。——清·张廷玉《明史》

8、谨护其失。——清·刘开《问说》

9、谨畏;谨肃;谨言;谨厚;谨介

10、谨斩樊於期头。——《战国策·燕策》

11、谨使臣良。——《史记·项羽本纪》

12、谨奉神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