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生、律师、教师等传统职业都是越老越吃香?

如题所述

这几个专业的共同特点是,需要经验。
经验是难以标准化批量生产的,因此很有价值。
比如医生,为什么疑难杂症要去找老专家,因为这个病症太罕见,放到医学院的教材里意义不大,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去学最通用最普遍
的东西。
而老专家在多年行医中,看过无数患者,即使是罕见病,他也会见过,留下相应经验。
我一个同学,大学入学体检,是个老大夫,测心肺功能时,听了几下,然后就直接换到另一侧去听
了。 这学生就挺惊讶,他是镜像人,器官位置和常人是反的,一般的年轻医生,听半天,然后会怀疑听
诊器坏了,直到他告诉医生自己是镜像人。 

而老大夫应该是见过这个情况,左边听不到,赶紧换右边,而不是怀疑听诊器坏了。
听诊器并不容易坏,这应该也是老大夫听了几十年后,总结的经验。记得当年我们上法学院的时候,刑法学试卷考了一个非常冷门、生僻的罪名,大家普遍没有答出
来。
有些同学不满,抱怨教授们出的卷子太偏。因为大家考前复习的时候,都只复习了重点罪名,也就
是那些常见的罪名,对不常见的罪名,没有过多关注。

一、大家默认考试不会考。结果这次考试就出乎
意料。
刑法教授可能也知道这个问题,
还专门在课堂上做了解释。
他说,等你们以后成了法官、检察官、律师,你们就会知道,犯罪分子,不会专门挑你们熟悉的重
点罪名犯事。同学们因此哑口无言。教授的话也有道理,在法学院课堂上,大家学的都是重点罪名、重点法律条款,非重点罪名、条款
一带而过,但是到了实务中,犯罪分子不会专门挑重点罪名犯事,当事人也不会挑重点法条作为维
权依据来请律师,作为法律职业人士,必须对每一个罪名都有所了解,否则无法在第一时间作出判
断。

 随着实务经验的增长,资深的法律职业人士,他对法条、法律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已经远远不
是法学院的学生以及初出茅庐的人能比的了。
他们掌握的很多法条和法律知识,在法学院课堂上不会教,但是在实务中却经常用。这就是他们与
初出茅庐的同行相比的优势。
另外,在法律行业厮混很久的人都知道,我们国家有两套法律,一套是白纸黑字的,一套是藏匿于
实践中的。这两套法律都在起作用,初出茅庐的人,往往只学到了前者,而没有学会后者。而老律
师,则两者皆通。
这也是所谓的律师等传统职业越老越吃香。

二、我以前听说过一个笑话。
某律所招个司机,月薪三千,招很久都招不到人。
后来改招律师助理,月薪一千,需要有驾照,乌泱泱来一群人。
这就是原因啊。
招医师助理,不要求助理证,大专学历勤恳好学即可,总得给人开个五千朝上的薪水。
你看影像科招技师都月薪上万的。
招规培生,月薪三四千外面排队去。
我听过教师吐槽,早上7点就要到学校,有课上课无课坐班,晚上还有晚自习。
学生高中三年,他觉得自己高中三十年,不想干了。
说完还是玩命干,别问,问就是熬,熬到高级教师直接养老。 

我说高级教师凭什么养老啊,他说看你能耐,真的有本事可以跳槽,人脉广往上升,想继续带学生
也可以带。
但最重要的是,可以凭资历,拒绝代课,拒绝当班主任,反正工资摆在那里了,少带点课也不影
响。
越老越吃香,因为有年轻人在吃翔啊。
吃翔的年轻人越多,老了就越吃香。
当然,等你老的时候,有没有这么多年轻人来吃翔,我可不保证啊。还有的职业是大起大落的,受政策影响比较明显。比如说信托行业,在资管新规出来前,做通道赚
得飞起;再比如券商,牛市 熊市的差异是很大的。这种行业是很看时运的。

三、而像是律师这种行业,它的曲线是平缓上升的。除去一些红圈所,这个行业的收入起点是很低的,但是这个赛道是符合巴菲特 “滚雪球”理论的,它的赛道足够长,复利效应十分明显。经验、人
脉、影响力与执业年限是有着很强的正相关性的。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律师行业是无法大富大贵
的,但是它胜在稳步增长。而“越老越吃香”的说法,正是对其职业路径通俗化的描述。客观的说,人这个物种,随着年龄上升导致的精力体力下降是无法避免的。所以如果只是单纯的从
技术层面来讲的话。肯定是壮年时期是职业黄金期,此时经验也有足够的积累,同时体力精力都还
没有太过于明显的下降。对于高强度的体力脑力工作都还能承受的住。

四、但是人这个东西吧...就是喜欢论资排辈,前面的为难后面的。比如上世纪70-90年代的时候,医疗资
源极度紧缺。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之后,到了医院立马就把你拉上手术台了看一台,跟一台,做
一台,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常事。还规培轮转?哪有那么多时间给你那时候的那帮人正是现在各大
医院里的开宗立派那批人。这帮人就是这么摸着过来的,22岁毕业,30岁就是科里顶梁柱,40岁就
是专家了,然后就一路这么专家下来了。

教师这个行业也差不多,50往上的教师,更本就没那个精力认认真真的带一两个班了。所以那些成
名的教师,要不就是上上电视,做些不咸不淡的讲座。或者带一个学校的重点班,这种学生自己本
来就能学会,而且不当班主任。技术性行业是不可能存在越老越吃香的。只有金融那种依托人脉资源的才有年龄优势。我看之前有人提到有的老医生看过很多罕见的病例,所以比年轻的医生有经验。事实是,老医
生根本跟不上医疗知识的更新速度,甚至很多老医生的用药习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而且那种一年
都不一定能见到一次的病例根本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病人个体的差异完全就抵消到疾病的共同性
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0
因为越老的话说明他们的经验以及资历特别的多,他们经过很多的事情,也积累了一些经验,有很好的处理方式,让大家更好的相信。
第2个回答  2022-09-20
这些职业都是有门槛儿的,一般来说越老那么经验越充足,就越值得人们信赖。
第3个回答  2022-09-20
因为这些传统职业一般情况下是需要非常丰富的经验才能够有不错的地位,所以这些精液是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的。
第4个回答  2023-07-06

年轻的时候屎吃多了,老了吃啥啥不香?

越来越吃香的前提是越来越有地位。

有没有发现,很多人去看病挂号的时候都喜欢去找老专家,实践经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老专家们的能力更强,但是并不代表年纪越大就越好~

虽然老医生的看病经验更丰富,但是在精力、思考力等方面也会随着年纪的增长而下降,并且老专家与时俱进的能力没有年轻医生强,对于进口新设备和技术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低。

所以吃香本质上指的不是年纪,指的是能力,病患挂号挂老专家的看中的是老专家的年纪大吗?不是的,他们看中的是老专家在长时间里积攒下来的经验所提高的技能水平,所以只要能力够强,能在科室里独当一面,不管你是58还是28,到哪你都吃香。

所以不要再说医生越老越吃香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只要上年纪了就能吃香呢,明明是自身的能力经过岁月的不断沉淀才吃香,

医学考试刷题,就用考试宝典~免费领取医考备考资料戳:www.ksbao.com/activity.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