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读过《断舍离》这本书后,真是爱不释手,觉得实用极了。作者山下英子说,读了之后就要马上行动,于是当天晚上我整理鞋柜,扔掉了10双鞋子。当我用两个大塑料袋装着这些很多年没穿的鞋子扔到垃圾桶时,我的心里一下子明亮了。

这种瞬间明亮的感觉真的就是作者所说的:“ 行动带来了心理的变化 。”

我有必要把“断舍离”的含义说一说: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的空间。

我一下子扔掉10双鞋子的行为就是其中的“舍”。

我之所以扔掉这些鞋子是因为我很久没有穿它们了,但是它们却占据着鞋柜里很大的空间,让我的家显得很拥挤,而且杂乱不堪。一直没有扔掉它们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说不定哪一天还会再次穿上它们,虽然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并不知道。

当我付诸行动之后,不仅空间敞亮了,最重要的是我的内心也自在流转了,也就是明亮了,呵呵。

山下英子说了,东西要用才有价值。如果不用,那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以前的我其实也扔过东西,但是之后不久又会买来一大堆东西。就像一次次轮回。自己也是痛苦不堪。

在这里,就要用到“断”这个概念了,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也就是买一件东西的时候,要反复问自己,这个东西是不是必须的,买了回来会不会闲置。这样反复考虑过后再动手,就显得成熟多了。

在断和舍之间反复修炼,就会自然而然到达最后一步---"离"的境界。

“离”是指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其实就是指我们的内心远离种种贪欲,当远离贪欲之后,也就代表心到达自由自在的状态了。

再回过头来看整个断舍离的过程,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由行动的过程归结到内心。行动的变化带来了内心的自在。

有人不仅会问,平时是什么带来了我们的不自在。

是贪欲。

自从有淘宝后,我经常在淘宝上买东西,买着买着就上瘾了。为了满足自己买的欲望,我甚至买了一大堆没用的东西。但是当时在淘宝上挑选的时候内心是很快乐的,确切地说是认为自己行驶在去往快乐的路上。正是这样一种欲望使自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买回来的东西堆在家里,有时候看着真是哭笑不得。

同样,看到美食的时候,忍不住会吃很多,心里明明知道吃多了长肉,但是为了过嘴瘾往往就顾不了这么多了。后果就是吃完后就后悔了,觉得自己太不节制了。

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就知道自己是不自由,而这种不自由是由贪欲这根绳索紧紧捆绑着的。我想起了寂天菩萨说过: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相干,

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远离一切贪欲执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行持,与谁都没有牵连纠缠,这样的快乐即使王侯也难以享受 。

知足常乐,一个人内心较少有贪欲的束缚,这个人是自在的。这种知足的快乐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即使贵为王侯将相,内心也往往容易被外物束缚。也就是说越富越贪心。

《竹窗笔记》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在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佛陀与阿难尊者正在田间小路经行。忽然,两人都看见了路旁有一堆闪闪发亮的宝物,佛陀对阿难尊者说:“阿难!你看,那里有大毒蛇。”阿难尊者回答:“世尊!您说的没错,的确是最凶恶的毒蛇。”

当时田里有一位正在耕种的农人,听到佛陀与阿难尊者的对话,非常好奇,心想:“真的有毒蛇吗?”于是他前往一探究竟,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价值连城的金子被弃在路旁。农人喃喃自语:“唉呀!这出家人所说的毒蛇,原来是可以让我享用不尽的黄金。”于是农人趁四下无人,便将黄金据为己有,从此生活富足,衣食无缺。

贫穷的农人一夕致富,令旁人眼红,消息也很快地传到国王的耳中。国王怀疑农人不法谋财,才会一夕致富,便派人将他逮捕入狱,以国法治罪。

这个农夫本来可以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却因对黄金的一念贪心而使自己锒铛入狱,真是飞来横祸。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农人在狱中悔恨地说道:“世尊说是毒蛇,阿难尊者也说是恶毒蛇啊……”狱卒见此状,觉得非常奇怪,即将事情禀告国王。国王听了,便派狱卒押解农人到宫里来询问原因。农人后悔地表示:“之前在田里耕种时,正巧佛陀与阿难尊者到田边经行,因为听到他们说有毒蛇,便走过去探探究竟,才发现这些价值连城的黄金。被贪心蒙蔽的我,于是将它据为己有,如今为此入狱,我终于明白黄金真是害人不浅的毒蛇!”

笃信佛法的国王听完农人的回答后,知道他已信受佛陀的话语,并忏悔改过,所以不但不要他归还所拾获的黄金,还赐给农人许多财宝,并恢复他自由之身。

其实,黄金不是毒蛇,我们的种种欲望才是真正的毒蛇。人之生而为人,就是有理性的一面,即要把自己的欲望控制在合理的阶段,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致于偏离轨道。

我想,这也是“断舍离”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