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是中国文化的的象征,为啥被一些长辈说成奇装异服?

如题所述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飘逸非凡,然而却被一些长辈说成奇装异服,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随着历史的演变,衣服也在演变。长辈们认为穿汉服是一种复古,在现代好象不伦不类。

在古代,人们的服装随着改朝换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史记》认为,“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从那时起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善;殷商时期建立了“冠服制度”;春秋时期人们多穿深衣和胡服;秦汉时期人们继续沿袭深衣形式;魏晋南北朝时,男子穿衫,妇女上袄下裙;唐代人穿法服和常服;宋代服饰崇尚简朴含蓄,妇女的裙子比唐代的窄一些,衫是对襟,覆在裙外;元朝衣服变化不大,但材料悬殊;到了明朝,棉布普及,还是承袭传统服饰;清朝规定汉人必须“剃发易服”,所以男子以穿旗装为主,女子可以穿旗装,也可以穿传统汉服。

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国力日渐强盛,人们都开始审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一些人又推崇汉服运动,一时间汉服又蔚然成风。

然而,这种穿衣风格的圈子较少,一般是文艺人士或青少年一族,于是一些长辈认为,身穿汉服在人群中显得很另类。

二、汉服的结构特点是交领右衽,褒衣广袖,长辈们认为不适合现在的生活节奏。

汉服的“交领右衽”体现中国的“天人合一”。交领就是衣领与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交叉,交领代表的是“人道”,就是“天圆地方”中的“地”,代表做人要公正,要不偏不倚。袖子是圆袂,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前襟掩向右腋系带,称右衽,体现中国“右者为尊”的传统思想。

“褒衣宽袖”是汉服的另一个特点。自古以来汉服的礼服都是宽衣博带,放任身体自由舒展;日常衣服短衣宽袖,袖子宽显得人既大度又灵动飘逸。

但是,请试想一个画面,一位现代的厨师身穿宽袍广袖的汉服,在后厨忙忙碌碌地做菜,肯定会让人笑掉大牙。

其实,现代人穿汉服无可厚非,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场合。所以,穿汉服时请做到到以下几点:

一、婚庆典礼时穿,显得雍容典雅。

二、去旅游时穿,古风美美哒。

三、拍艺术照可以穿,让你找到古代儒雅君子或明眸美女的感觉。

四、符合自身气质,不要出现东施效颦的效果。

五、注意和发型的完美搭配,体态举止要平和典雅。

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只要你找对了感觉,长辈们也不好说什么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1
虽然汉服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但是现在的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没有人穿汉服了,汉服和现代衣服有很大的不一样,走在路上非常显眼,所以会被长辈说是奇装异服。
第2个回答  2021-05-11
主要是因为现在很少有人穿着汉服去生活了,而且大家根本就不太适应这样的服装吧,所以才会被长辈说成是奇装异服。
第3个回答  2021-05-11
因为这样的服装其实并没有那么普及,在老一辈的人眼里可能并不理解这样的审美,而且也对我们的古典文化没有什么研究,所以会认为是奇装异服。
第4个回答  2021-05-11
因为汉服在行走的时候非常的不方便,而且这个和我们现在的衣服元素有很大的差距,这是属于古代的一种特色,所以不被现在接受,长辈更加难以接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