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马能跑多快?

如题所述

古时候的马匹一口气大概能跑20里到40里之间,30里地应该是他们的极限值。

无论是古代的马,还是现代的马,其实都一样,经过进化,目前比赛用马要比古代的马更有耐力,实力更强。根据这个标准,我们找个真实的案例来看看,马到底一口气能跑多远。

1902年,我国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就是长途骑马比赛,总里程120公里。当时,参加比赛的马匹,总共38匹,而且是“清一色”的蒙古马。这一时期,大清朝还没有灭亡,所以骑射还属于顶级赛事,自然引人入胜,相对更有可信性。结果,这120公里的比赛,最先完成比赛的马匹用时长达7小时32分钟。如果按这个数字计算,那么一匹马跑一天,可以跑近400公里。

不过,马匹也是动物,不是机械,他也有累的时候,也需要休息。事实上,第一名的蒙古马,前100公里用时5小时50分,而最后的20公里,用时1小时40分钟。换句话说,最开始100公里,每20公里平均用时1小时10分钟,而最后的20公里,用时1小时40分钟,这符合自然规律,马匹也是动物,不是机械,不能持续输出,也会衰弱的。

古代有四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并不是骑一匹马飞奔400里、600里、800里,而是中间必须要轮换。古代的驿站,是每20里设一个驿站,其设置的目的,就是为了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通过不断的换人换马的方式,将消息传递出去。但是在800里加急的情况下,20里换一批马,也要有马累死的情况,毕竟马跟人一样,也有差异性。

不过,古代人也是根据经验设置里程,设置投递速度,所以800里加急,应当属于用马极限了。因此,一般情况下,古代马匹跑20里地,还是累不死的,毕竟马匹在古代也属于精贵物,总是被累死,肯定财政也受不了。不过,马匹一口气跑过20里地,就应该相当危险了,毕竟能设置20里地一个驿站,一定是经过充分考恒,充分计算的结果,这里最先考虑的就是马匹的承受力,毕竟当时的马匹比较贵。

因此,得出古代的马匹一口跑20里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到了40里就绝对会累死,所以古代马匹一口可以跑20里到40里之间。不过,古代驿站应用多年,说明他设计合理,所以马匹一口气跑20里,应该也接近他的极限了,据此估计,古代的马匹一口气极限跑在30里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06
你这个问题得看朝代与时间,夏商周的马都是驽马,跑的和人差不多快,为什么?中国本土原产的马骨头粗,长得很高,很壮,骨头架子大,这样的马时候干活,不适合跑步,你叫他飞奔5分钟,壮点的也得累的胃疼,躺下喘气。这样的马有耐力干活,他笨重,他当不了骑兵。拉个车还可以。
真正产好马的是哪?在汉朝来说是西域产好马。
那里产的马骨头架子轻,体格小,适合跑步,能飞奔。要不为什么开始的时候匈奴骑兵打汉朝打的一个来一个来的。后来汉朝能把匈奴打服气,不就是因为从西域获得了好马品种吗,鸟枪换炮仗,攻打西域从那里抢来了能跑的好马组建了好的骑兵部队,才干倒北边匈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