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地铁时代人力资源吃紧

如题所述

我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和建设热潮。不仅越来越多城市争先恐后地进入“地铁时代”,已有地铁的城市也在不断延伸着其轨道交通的长度。特别是北京,更是在奥运的契机下,进入了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期。

一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势必要有合适充足的人才作为后盾,“地铁人才”这个还有些陌生的字眼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据业内人士表示,单是北京,未来几年的地铁从业人员需求就达1万人左右。

“地铁时代”到来,人才短缺成为产业短板,在寻求校企合作的同时,地铁也向“铁路人”抛出了橄榄枝。

地铁人才:供不应求

“从开通线路的公里数、运营速度、客流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预计从现在起到2012年,北京对地铁以及与地铁相关的行业的新增人员需求将超过1万人。”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下称“京港地铁”)负责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顾群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实际上,这个数字与目前北京所有从事地铁及其相关行业的人员数量相当。顾群还认为,新增人员需求中最为短缺将是那些有运营经验、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缺口约为3000人,而目前这类人才在市场上的供给已经略显不足了。

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北京迎来了一个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到2008年,北京将有4条地铁新线陆续开通运营,即2007年开通的5号线(27.6公里)和2008年奥运会前夕开通的10号线(24.59公里)、奥运支线(5.91公里)、机场线(27.76公里)。

更大规模的建设也在进行和筹备当中。根据《北京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4-2015)》,到2010年底,北京城市轨道交通预计运营线路将再增加3条,即5号线、4号线一期工程和9号线,运营线路长度增至201.12公里。

而到2012年,北京轨道交通建设总里程达到420公里;到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将达到19条,运营里程数将达到561公里,实现三环内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地铁站。

“随着新线的陆续开通,目前对于人才的需求压力现在已经有一些感受,但还不是最强烈的时候;到2010-2012年,这个压力将会变得相当的大,因为这一时期是新增里程比较集中的时间段。”顾群说。

[next]

实际上,拥有奥运契机的北京并不是特例

来自建设部的最新统计显示,内地目前已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陆续修建地铁及轻轨线路并已投入运营,建成投入运营试运营的线路共有22条,运营及试运营里程超过600公里。而目前正在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有12个城市的36条线路。

此外,重庆、深圳、南京、杭州、武汉、成都、哈尔滨、长春、沈阳、西安、苏州等15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复。这些项目总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达到62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左右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虽然具体数据很难估计,但可以肯定全国在这个行业上的人才需求会是相当巨大的。”顾群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顾群认为原因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杭州、成都等新建地铁的城市,由于原来在地铁相关人才方面没有储备,困难可能要更多一些。其次,虽然北京、上海等地铁的历史比较悠久,有一些人员储备,但是由于新的技术、车型的使用,比如自动检票机、屏蔽门等,现有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也有待提高,知识和经验都需要更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