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马炎传位给傻儿子司马衷来看,魏晋门阀制度对皇权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如题所述

关于司马衷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就是“何不食肉糜”,也挺符合当下猪肉暴涨的情境,话说司马衷当皇帝的时候,有一年闹了灾荒,经常会有饿死人的事情发生,按照惯例,有人将这种情况上报朝廷,希望朝廷能够发粮赈灾,结果司马衷说了一句“何不食肉糜?”意思就是,没有大米饭,怎么不去吃肉。

这个笑话传了一千七百多年,实际上已经不是当初简简单单的一句玩笑了,按照经济学的观点,在粮食歉收的时候,通过肉类消耗品来替代谷类食品也不失为一种优秀的赈灾政策。

这是开玩笑,司马衷肯定没有这个智商,当然,关于司马衷的智商,也一直存在疑问,傻是对低智商的泛称,智商低于90的是傻,低于60的傻的程度就不一样了。

司马衷能够想到肉也能顶饿,自然是没有傻到家,在关于司马衷的另一个笑话中,司马炎生前曾多次给司马衷出难题,让他三天内答复,司马衷拿到考题后,都是在妻子的帮助下给解答的,然后应对司马炎,从这一点来说,能够把答案背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过何不食肉糜,到作弊抄袭事件,可以看出司马衷可能只是心智不太健全,要说傻到家那种,肯定不至于。

但是,因为这个傻儿子,司马炎差点没继承到司马昭的位置。

因为魏晋时期的政治特别混乱,要是没有点能耐,肯定驾驭不了这么大的国家,所以,司马昭在快要死的时候,就差点没有将皇位传给司马炎。

甚至有野史中说,司马炎为了继承皇位,毒杀了司马昭,这个真相就不得而知了,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传承中,有时候会出现“隔辈传位因素”,这是一种什么因素呢?就是皇帝因为看好一个孙子,最终将皇位传给了孙子的爹,如果说司马昭因为看不上司马衷,而不想传位给司马炎,就完全说明,司马衷是有点“坑爹”了。

总之,司马衷的智商始终是一个硬伤,在司马衷继承皇位后,无法解决晋朝存在的问题,最后引发八王之乱,司马衷成了傀儡,晋朝仿佛也来了一个“二世而亡”。

那么问题来了,司马炎一生最不缺的就是儿子,史书记载其有26个之多,在整个帝王史上,也算是高产的皇帝了,为什么还要选司马衷作为继承人呢?难道他的智商也不够?

嫡长子继承制在两汉魏晋时期的影响力是相当强大的,司马炎不敢违背

司马衷智商低是不是遗传咱也不知道,我想大概率应该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在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司马家族都是以智商而闻名,尤其司马懿那是专治诸葛亮的神药。

实际上,司马昭选择司马衷继承皇位,很大程度上还是受到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

嫡长子继承制堪称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神奇的发明,是周朝以来等级制度的延续,因为只要出现选择就会有纷争,所以,就发明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制度,谁是继承人,从娘胎里面就已经决定了,只要是皇后生的第一个儿子,那就是嫡长子,他就是继承人,这种立嗣以长不以贤的政治传统,估计也是周朝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

说起来,司马炎对这个嫡长子继承制应该也是有着深刻的恐惧,读过三国的都知道,司马懿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司马师,另一个是司马昭,司马师其实是嫡长子,然而石马师壮年去世,却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养子司马攸(司马炎的弟弟)是司马昭的次子过继过去的,从司马昭的角度来说,司马炎是嫡长子,但是对于整个司马家族来说,过继给司马师的儿子司马攸才是嫡长子。

估计司马师想得也比较开,左右都是司马昭的儿子,干脆把位子传给司马昭吧!到司马昭传位的时候,不止是上面说到的,因为司马衷比较傻,就不想传位给司马炎,另一方面,他也认为自己只是替司马师打理家业,传位给司马攸也是还给兄长的表现。

司马家族有了这段坎坷的传位经历,司马炎估计也认为,如果再不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选其他的儿子,对于政权来说,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

另一方面,废长立幼在两汉到魏晋,都是一个很忌讳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因为废长立幼而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袁绍和刘表都废长立幼,结果导致政权崩塌,对于几乎同一个时代的人来说,这都是血淋漓的教训啊!

门阀当道,傻子遍地,魏晋南北朝的傻子多如牛毛,不差司马衷一个

当然,最终让司马衷继承皇位,在我看来其实已经不是司马炎所能决定的事情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中国的皇权在不同时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秦朝和西汉,皇帝想要选择继承人,那就是抬抬嘴的事情,嫡长子只是一个择帝的标准。


从东汉开始,一直到隋唐之前,是皇权分崩离析的时候,董卓进京后,为什么能够分分钟换掉了皇帝,很大的原因就是皇权式微了,逐渐兴起的门阀势力对皇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门阀士族对皇权的冲击,从东汉到魏晋,是不断加强的,尤其是曹丕确立九品中正制后,门阀士族基本就垄断了政治,寒门子弟想要做官,那就等着吧!

门阀士族崛起,就是魏晋时期的政治风向,而司马衷则是被豪门士族选择的对象,首相,司马衷的母亲杨艳是弘农杨氏的,弘农杨氏堪称是中国第一传奇性的家族,就是后来建立隋朝的杨坚,并非弘农杨氏,却也坚称自己是弘农杨氏,以此来提升自己的身价,可见弘农杨氏的影响力。

杨艳嫁给司马炎之后,被封为皇后,生下司马衷,也就是说,不管司马衷是不是傻子,都是弘农杨氏首先支持的对象,对于司马炎来说,如果儿子能够得到弘农杨氏的支持,应该是很稳的。

另一方面,司马衷的老婆贾南风也很厉害,贾家虽然没有弘农杨氏那样牛叉的背景,但是也是魏晋时期的豪门,贾南风的父亲是贾充,祖父贾逵是曹魏政权豫州刺史,贾充最大政治手笔就是帮助司马家族弑杀了魏帝曹髦,让司马家族顺利登基。

正因为如此,贾充的女儿一个嫁给了司马攸,一个嫁给了司马衷,意思就是从司马昭时期开始,不管谁得势,贾家都有了政治保障。

司马衷的优势,在这方面自然是显而易见了,其母亲和媳妇都是大家族的人,对于自己当皇帝的助力是相当大的。

当然,门阀士族下的社会,往往形成阶级固化,婚姻也只在这几个家族内部进行,近亲结婚的现象愈演愈烈,按照基因传承方面的学说来看,出现傻子的概率也越来越大!

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傻子尤其多,司马衷还不算个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