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第102回到120回概括(章节加题目)至少250字 急求!!!谢谢!

如题所述

三国演义第102回到120回概括

●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太史谯周以种种异兆为由要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孔明发誓六出祁 山,剿灭汉贼,鞠躬尽谇,死而后已。孔明星夜至汉中,闻关兴亡,放声大哭。 引三十万兵,姜维、魏延为先锋,分五路至祁山。司马懿荐夏侯渊四子为先锋, 行军司马,又令郭淮,孙礼总督西兵马,于北原下寨,不予出战。孔明虚攻北原, 暗取渭滨,司马懿识破而用兵,蜀兵大败,吴班战死。孔明差费祎使东吴求与之 攻取中原,权言魏延必为祸。司马懿派郑文诈降孔明,被孔明识破,魏兵劫寨大 败。孔明在上方谷(即葫芦谷)作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司马懿见状,派兵来抢, 然后如法炮制,运送军粮:司马懿不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里没有机关,只须将牛 马内舌头一扭,这些牛马便不能行动、待蜀军杀到,将舌头再扭转过来,又可长 驱大行,诸葛亮用此计不仅夺得魏军大量粮草,还使魏军士兵感到如遇神怪,无 不惊畏,不敢追赶。司马懿为张翼、廖化所败,弃金盔而逃脱。

●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魏延毁功)

司马懿在上方谷受挫,逃回营寨,坚守不出。吴主分三路兵伐魏败归。诸葛 亮经过精思熟虑没下一计,让士兵佯作运粮,天天在上方谷往来,故意被司马懿 抓去,以示无备,魏军接连小胜。司马懿终于忍耐不住,大举进攻蜀军:诸葛亮 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不料天降大雨,司马懿父子三人逃回,从此坚 守不出。 孔明以巾帼女衣并侮辱之书信送司马懿, 激他出战, 懿本怒, 却不出战。 诸葛亮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听说吴兵无功而还,昏倒于地。诸葛 亮自知时日不多,欲用禳星之法延长寿命,但还差一天就成功的时候,大灯被魏 延失足扑灭,诸葛亮仰天长叹。

●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象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病重,唤姜维(授兵书)、杨仪等人托付后事,并设计好蜀军退兵路 线。孔明强支病体,遍观各营,喟然长叹。刘禅差李福前来问安,李福向诸葛亮 询问后继者,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 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刘禅将诸葛亮厚葬在定军山。姜维、杨仪不敢举 哀,安置翕中。魏延不服杨仪,口出不逊之言。司马懿引兵追赶,看到诸葛亮事 先嘱咐人制作的木偶像端坐车内,以为诸葛亮还活着,便急忙退兵。这就是所说 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第一百五回:孔明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魏延不满杨仪领兵,起兵造反。魏延和杨仪分别秦明后主,言对方背反。后 主知魏延反,派董允好言抚慰。马岱假意愿助魏延取西川,与姜维、杨仪按孔明 锦囊妙计杀魏延。 杨仪不服蒋琬, 后主罢为庶人。 随后一段时间, 三国各自罢兵。 曹睿耽于声色,在许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劳民伤财,怨声不绝,又欲长生不 老,派马钧赴长安拆取汉武帝时修建的柏梁台上之铜人、承露盘,众官谏诤,曹 睿不听。 

●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辽东的公孙渊拥兵造反,自号为燕王,兴兵入侵魏国。曹睿大惊,派司马懿 前去征讨,日日攻打。不久,公孙渊在城中弹尽粮绝,只好投降。司马懿斩杀了 公孙渊,得胜回朝。魏景初三年春,曹睿病死。临终前,效法刘备托孤,把年幼 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并封曹真的儿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司马懿和 曹爽扶立曹芳登上帝位,二人辅佐曹芳执政。曹爽忌惮司马懿,入奏魏主曹芳, 加封司马懿为太傅, 夺了司马懿的兵权, 控制在自己手里。 自此曹爽在朝廷专权, 不听大臣劝谏。为避免曹爽谋害,司马懿韬光养晦,装病卧床,两个儿子也退职 闲居。但曹爽仍对司马懿有所忌讳,派荆州刺史李胜前去打探消息。看到李胜来 到, 司马懿披头散发, 坐在床上, 假装年老耳聋, 听不清是 “荆州” 还是 “并州” 。 李胜见司马懿如此老态不堪,放心离去,告诉曹爽。曹爽从此不再防备司马懿。 司马懿欲乘曹爽和曹芳出城居谒高平陵之机率二子谋爽。 

▲第一百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曹爽与魏主曹芳一同出城狩猎,并带御林军护驾。司马懿一看机会来到,马 上率旧部起兵都城洛阳,迫使太后降旨,逼迫曹芳削去曹爽兵权,罢免曹爽。桓 范等人建议曹爽带曹芳前往许都,以天子之令讨伐司马懿。曹爽没有采纳。司马 懿又捏造罪名,说曹爽谋反,将曹爽灭门三族。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令他和两 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同管国事。曹爽的亲戚夏侯霸反魏,败于郭淮与陈泰后投 汉中降姜维。姜维以霸为向导官伐魏,在牛头山被郭淮、陈泰用计打败,飞奔阳 平关,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欲夺关,姜维用武侯临终时所传“连弩”之法,一弩发 十矢而败师。

●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姜维领败兵回汉中。 司马懿病逝, 司马师、 司马昭掌管魏国大权。 孙权病死, 孙亮即位。司马昭趁孙权新亡南征东吴,东吴诸葛恪派丁奉往战,丁奉率领步卒 上敌船, 一举击败魏国船队。 诸葛恪一面发书求姜维进兵攻魏, 一面驱兵至新城, 被城中守将用缓兵之计击退。 吴国皇族孙峻对太傅诸葛恪权倾一时不满,设计谋 杀诸葛恪,孙峻与吴主孙亮请诸葛恪赴宴,峻就席间杀之,掌握吴国兵权。蜀姜 维得诸葛恪书,发兵伐魏 

●第一百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再次伐魏。姜维在董亭与徐 质交兵大败,姜维造木牛流马运粮诱杀了徐质,又于铁笼山围住了司马昭。可郭 淮和陈泰挫败了羌兵,又驱之闯入姜维的大寨,蜀军败回汉中。姜维退走,郭淮 来追, 被姜维用郭淮射来之箭射杀。 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在朝廷专权, 日益专横, 群臣都不敢言。魏主曹芳一见司马师入朝,便战栗不已,如针刺背。司马师常常 带剑上殿,所有大事皆白行决断,并不启奏曹芳。曹芳与夏侯玄等人想除掉他, 于是写下血诏,密传宫外,不想被司马师搜出,事情泄露,夏侯玄等人被诛灭三 族。随后,司马昭曹芳为齐王,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第一百十回:文鸯单骑退追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镇东将军、扬州都督毌(guàn,“贯”字上半部分)丘俭与剌史文钦反对暴 政,起兵征讨司马氏兄弟,司马师带兵应敌。文钦之子文鸯率兵突入魏营,所向 披靡,后兵败投奔东吴。毌丘俭兵败入慎县,被县令宋白所杀。正和二年二月, 司马师眼瘤发作,不治身亡,死前将国事交给弟弟司马昭。曹髦封司马昭为大将 军。从此,魏国大权均归司马昭。蜀将姜维趁魏内乱兴师三伐中原,于洮水背水 一战打败了雍州刺史王经,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邓艾设计杀败。 

●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姜维四伐中原, 邓艾料敌如神, 已经作好了准备。 姜维布下疑兵, 去攻南安, 又被邓艾识破,在段谷中了邓艾的埋伏,张嶷(yí)阵亡,姜维退回汉中,仿诸 葛亮兵败自贬的旧例, 上表白贬为右将军。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于司马昭的 行为,便送子质于吴,联合东吴征讨司马昭。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 迫使曹髦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于寿春。 

●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áo)兵 

司马昭采取钟会的建议,三面包围寿春,以分散诸葛诞的军心。诸葛诞暴虐 无度(杀文钦),部将蒋班、焦彝等出城而降。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昭, 诸葛诞被杀,吴将于诠为乱军所杀。姜维乘魏国内乱之机,五伐中原。中散大夫 谯周作《仇国论》一篇,劝阻姜维,维不听。姜维起兵进攻长城,守将司马望奋 力抵抗。邓艾斧子来到,抵住了姜维,并采用缓兵之计等待救应。姜维忧被邓氏 父子与关中兵三面夹击,又传东吴兵败,只得退兵。 

●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林 姜维斗阵破邓艾 

此时吴主孙亮才十六岁, 大将军孙綝飞扬跋扈,吴主孙亮与全纪密谋除掉孙 琳。全纪的母亲泄了密,全纪全家被杀,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孙权的第六子孙休 即位后,对孙綝明示恩宠,暗中防范。孙綝不知,愈发骄横。孙休与老将军丁奉 定计斩了孙琳。后主刘禅派人作贺,孙休派人还礼,吴使薛羽谓吴主蜀之大厦将 倾。孙休派使者到蜀国,说司马昭不日将篡位,必将入侵蜀、吴以示威,两国应 早加防范。姜维得到此信,再次上表,率兵二十万六伐中原。于祁山安寨,与邓 艾斗阵,将艾围在垓心,为司马望所救;二次斗阵,邓艾欲从后刺杀,却被姜维 识破而大败之。 邓艾派党均到成都行使反间计,结连中常侍宦官黄皓散布姜维怨 上投魏流言,后主下星夜派人召姜班师。 

●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姜维揭穿后主听信小人之言,后主令姜维再回汉中,伺机伐魏。司马昭见曹 髦对自己有怨愤之心,与贾充合谋,竟然在朝廷上对曹髦横加指责。曹髦不堪其 辱, 带人去杀司马昭, 在路上却被贾充部下武士成济杀了。 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 封昭为相国、晋公。乘魏国内乱,姜维借昭弑君之名兴师问罪,七伐中原,分三 路出祁山。邓艾遣参军王瓘(guàn)诈降姜维,约邓艾里应外合,却被姜维识破, 送给邓艾的密信又被截获, 结果魏军大败。 邓艾杂于军中而逃, 王瓘投黑龙江死。 但蜀军折了许多粮草,栈道又被王瓘烧毁,姜维只好退兵。 

●第一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辟祸 

姜维一意孤行,八伐中原,谯周、廖化劝阻不听。司马望按照邓艾的计策, 于洮阳巧设伏兵,射死了夏侯霸。张翼攻打祁山,与邓艾相持。后主刘禅溺于酒 色,不理朝政,又听从黄皓的谗言命姜维班师。姜维只得遵命。回到成都后,刘 禅一连十日不上朝。 姜维欲杀宦官黄皓, 却被刘禅拦住, 反说他容不下一个宦官。 姜维见刘禅信任宦官,怕刘禅加害于自己,从秘书郎郤正言,便要求领兵八万往 陕西沓中屯田避祸,既可以种麦补充军粮,又可以令魏军不敢轻易入侵,刘禅从 之。司马昭见时机成熟,拜钟会为镇西将军,配合邓艾,趁蜀国腐败兴兵灭蜀。 

●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司马昭听说蜀主昏庸,姜维避祸在沓中屯田,便派邓艾和钟会各起大军,浩 浩荡荡杀奔蜀国。姜维向刘禅求援,刘禅向宦官询问此事,宦官装神弄鬼,说蜀 国天下太平,魏国土地不久也将归蜀。刘禅听信巫婆的鬼话,竟然不再听姜维所 言,不肯发兵。姜维的告急文书全被宦官隐藏起来。钟会一举夺下了阳安关,蒋 舒投降,傅佥战败自刎。阳安关附近是定军山,诸葛亮正葬于此。是夜,诸葛亮 在定军山显灵,告诫钟会蜀汉气数已尽,劝钟会进川之后,不要乱杀无辜。钟会 听言,在军前立出一支白旗,上书“保国安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汉中百 姓出城相迎。乐城守将王含、汉城守将蒋斌投降,钟会因此得了汉中。姜维此时 被邓艾战败,后用声东击西之计,使得魏将诸葛绪退兵,退守剑阁。 

●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邓艾部将诸葛绪违了军令,钟会下令将诸葛绪押送魏国,自此钟、邓二人不 睦。钟会攻打剑阁,邓艾则带领精兵取道阴平岭,从险峻之地度过,攻取江油、 涪城,军民俱降(江油守将马邈投降并献了地图)。邓艾挥师进攻绵竹,后主从 郤正之言,召孔明之子诸葛瞻来应敌。诸葛瞻守绵竹,拼死力战,邓艾欲招降不 成,乃设计围困蜀军,诸葛瞻自刎而死,其子诸葛尚战死于军中。 

●第一百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邓艾进军成都,兵临城下,后主令谯周作降书至雒城请降,邓艾重待降使。 后主来日出降, 蜀汉灭亡。 其子北地王刘谌坚决不降, 割妻并三子头至昭烈庙中, 哭着祭了祖庙,眼出血而自刎。姜维见刘禅令自己归降,大惊失语,在危急中忽 生一计,为复兴汉室,假意投降了钟会,并与钟会结为了兄弟,离间其与邓艾关 系, 欲借钟会之力消灭邓艾。 邓艾夺下成都以后, 恃功而傲。 听说姜维降了钟会, 非常痛恨钟会。于是派人送信给司马昭,说大军疲惫,要留在蜀中休养,并说应 厚待蜀后主刘禅。司马昭见信,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于是派人送去诏书,让邓 艾行事之前必须奏报。邓艾又上书给司马昭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昭 看后大惊,便封钟会为太尉,命令他观察、防范邓艾。钟会受封,向姜维请教制 约邓艾的方法。姜维让钟会向朝廷上书说邓艾专权,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然后 又派人截了邓艾给朝廷的文书,仿照他的笔迹重新写成,里面全是傲慢之语。司 马昭看后大怒,令钟会收服邓艾,又假计邓艾而实防钟会,与曹奂出师长安。 

●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钟会与姜维星夜驱兵来到成都,派卫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邓艾。邓艾的军马 全部归钟会统领。姜维劝钟会另谋出路。自此,两人每日商议谋反大事。一日, 钟会接到司马昭书信,说已率大军来到长安。钟会大为惊恐,知道司马昭已怀疑 他要谋反。 于是与姜维商量决定, 诈称魏太后有遗诏, 令讨伐司马昭, 诸将不服。 钟会将诸将困在宫内, 并准备将不顺从者全部杀掉。却不想部将胡烈遣子胡渊出 告卫瓘,卫瓘引军来收钟会。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仰天长叹后,自刎身亡。邓 艾也被卫瓘派去的田续杀死。蜀后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第 二天,后主亲自到司马昭府下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并在席上演奏蜀国音乐, 座中蜀官纷纷落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过三巡,司马昭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后 主回答“乐不思蜀”。一会儿,后主起身如厕,旧臣郤正跟出来说:“您怎能说 乐不思蜀?如果司马昭再问,您就哭着说祖先之墓都远在蜀地,无日不思西蜀。 这样, 司马昭必定会放你归蜀。 ” 回到席上, 司马昭果然又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 后主照郤正所言回答,但欲哭无泪,干脆闭上眼睛。司马说:“你这话怎么有些 像郤正的话?”后主睁开眼睛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司马昭见后主如此诚 实, 便不再疑他。 魏主奂封昭为晋王, 昭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 司马昭中风而死, 司马炎效曹丕废帝之事, 以与汉家报仇为由逼迫曹奂禅位,曹奂只得举行禅让大 典,将江山让给了司马炎,魏国宣告灭亡。这时距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仅四十 五年。 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 不准他再入洛阳, 然后改国号为大晋。 大事已定, 司马炎每日设朝,与群臣商议伐吴之策。 

▲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吴主孙休听说司马炎已篡魏,知道他必伐东吴,忧患成疾,卧床不起。孙休 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出拜。孙休手指太子而死。濮阳公与群臣商议,欲立 太子为君。众臣都议太子年幼,不能治国,于是立乌程侯孙皓为君。当年七月, 孙皓即位,沉溺酒色,宠幸宦官,且凶暴日甚,杀忠臣四十余人。群臣不敢劝谏。 孙皓奢侈无度,大兴土木,国库空虚,人民怨声载道。晋帝司马炎派羊祜前往伐 吴,吴国将军陆抗屯兵襄阳,与羊祜和平相处。孙皓大怒,罢免陆抗。羊祜上表 让伐吴,司马炎为许,后又悔之,羊祜病死,死前荐杜预。杜预上请伐吴,司马 炎许之,拜杜预为大都督,遣王濬等人分兵攻击东吴。孙皓以铁锁横断江路,又 作铁锥暗置江中,以御晋军大船,但王浚用木筏数十,上载麻油火炬,烧融了铁 链,直抵金陵城。孙皓自缚,效法刘禅,率文武百官开门归降,从此,东吴皆归 大晋,吴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这正是所谓的“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追问

谢谢!太谢谢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