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为什么与二十年前的日本经济学状况不一样

如题所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均收入的逐年提高以及 85、90 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群体,人们的 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不断变化,消费结构特征也在不断改变。
梳理他国历史上的消费升 级经验,有助于类比推测我国未来的消费趋势变化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选取日本作为研究对象。
日本毗邻我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与我国有很多类似之处,同时两国的消 费文化也较为接近,借鉴意义相较其他国家更大。

从人均 GDP 水平、人口结构、消费习惯等方面来看,中国目前与 80 年代的日本类似, 从消费文化发展阶段来看,类似于日本的第三消费阶段,从消费特征上呈现出追求个性 化、差异化。
国际消费品牌受到欢迎,消费关注点由物质向服务转变,同时又具备部分第四阶段的特征,注重产品品质和性价比,共享经济兴起等。
在这一阶段里,日本本土高端设计师品牌顺势崛起,三宅一生、山本耀司、高田贤三、 川久保玲等均发展成为世界级奢侈品品牌,而大众化品牌优衣库、简约风的无印良品也 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基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消费文化的变迁历史,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速趋势性放缓、新一代 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阶段,我们认为大众化/个性化以及构建生活场景提升消费体验的 品牌可能更加迎合未来的消费变化趋势。

当前中国与 80 年代的日本:相似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日本 80 年代相近
1946 年,经历了世界大战的破坏之后,日本走上了经济复兴的道路。
1950 年,朝鲜战 争爆发,日本成为美军军需物资的生产和供给基地,这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景 气,从此日本进入了高速腾飞的阶段。
1956-1973 年间,日本 GDP 保持高速增长,平 均 GDP 增速达到 9.1%,直到 1973 年石油危机爆发,日本经济进入较为平稳的中速增 长阶段。
80 年末到 90 年代初,日本经济出现泡沫,随后日本央行的紧缩政策使泡沫破 灭,日本经济进入了长期的低速增长期。

正如日本在经历石油危机的冲击后经济增速下降,进入中速增长阶段一样,中国 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 GDP 增速一直保持在 10%左右,2008 年经历金融危机的冲 击后,GDP 增速也由 10%以上降至 7%左右,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1986 年日本人均 GDP 达到 1.46 万国际元,同比增长 6.63%;
而 2015 年我国人均 GDP达到 1.42 万国际元,同比增长 7.42%。
不论从人均 GDP 水平还是增长率来看,我国 当前经济发展水平都与日本 80 年代相似。

人口增速及结构方面,中国和日本也呈现出诸多的相似性
战后日本自然增长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日本战后人口的转变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 期:
(1) 经济恢复期(1946-1955 年),期间日本出现了第一个生育高峰,主要原因是年 轻人因战争而推迟生育,导致生育集中,这一时期的人口出生率高达 3.3%-3.4%。1950-1955 年间日本出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位。
(2) 经济高速增长期(1956-1976年),1956-1966 年,人口增长率低于 1%,而到了 1967-1976 年,人口增长率连续维 持在 1%以上。妇女总生育率稳定在人口替代水平 2.0 左右。
(3) 经济稳定期(1977-1990年),人口增速持续下滑,从 0.97%逐步减少至 0.34%,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4) 经济停滞期( 1990 年以后) ,这一时期日本出生人口数继续减少,育龄妇女总生 育率约为 1.4,远低于人口替代水平。

当前我国的自然增长率也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和动荡之后,我国 人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快速增长。
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政府 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稳定在 2%左右。
然而,1973年出台的计划生育政策和 1979 年推出了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显著 下降。

我们认为虽然 1990 年前后曾出现了一轮婴儿潮,但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上呈现下降的趋 势,到 2010 年已降至 0.48%,这和日本在经济稳定期(1977-1990 年)的情况十分类似。

从人口结构来看,中国当前老龄化程度与日本 80 年代接近。
随着二战后婴儿潮一代的 逐渐老去,日本劳动力人口逐渐下降,劳动力人口占比从 80 年代的 65%左右,逐年下 降至 2015 年为 59%。
而中国劳动力参与率也从 90 年代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老龄化成 为两国共同面临的问题,从老龄人口占比来看,当前中国 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9.55%, 与日本 80 年代水平相当。

消费特征:以家庭消费为主体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个人为中心的 个性化消费文化兴起,新一代渐成消费主体
70 年代日本家庭三大电器普及率达到 100%,以家庭消费为主体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随着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批量生产商品逐渐普及,洗衣机、电冰箱等耐用品价格降低, 以家庭消费为主体的大众消费在日本全面崛起。

1972 年,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作 为家庭最主要的三大电器,普及率几乎达到 100%。
与此相对应,2006 年,我国全国平均电视机普及率达到 85.88%。2012 年,国家信息
中心发布的《中国数字鸿沟研究》显示,全国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 127台,基本实现电视机普及率 100%。

当前我国的家庭结构变化趋势与日本 80 年代近似,家庭成员人数呈现下降趋势,个人 逐渐成为消费主体。日本的家庭结构在 80 年代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1975 年以前,4-6人家庭在日本社会中占主导,然而 1975 年起,1-3 人的独居家庭、核心家庭占比达到50%。
日本平均每户家庭成员数量从 1975 年的 3.3 人降至 2005 年的 2.6 人。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中国家庭成员数量也呈现下降趋势,从 1985 年的 4.33 人下 降至 2014 年的 2.97 人。
2005-2015 年间下降趋势减缓,维持在 3 左右,这一家庭结 构组成与日本 80 年代较为接近。
随着 消费者的信息渠道多元化,习惯与审美偏好也越来越和国际趋同,出境旅游全面兴起, 文化娱乐市场容量激增。

新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体,消费习惯与老一代大相径庭。
日本战后出生的一代,尤其是1963-1969 年出生的“新人类”,由于没有经历过战争及重建,曾因为价值观与父辈截 然不同而引发日本社会对“代沟”的大讨论。
这一代人与中国的“80、90 后”十分相 似,“80、90 后”没有经历战争的迫害、战后的贫困、改革开放时期的曲折艰苦,他 们从儿童时代就在父母的带领下在商场购物,具有与生俱来的消费欲望,同时这一代人
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个性更加鲜明,追求能够彰显自身意趣、性格、品味的差异化、个 性化商品。

日本消费发展历程根据经济与人口增速的变化,日本的居民消费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2-1941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时需求让日本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 资本力量得到强化。此时的日本尚处于工业化、城市化早期,“脱亚入欧”思潮下消费 崇尚“全面西化”。
第二阶段(1945-1974 年):从战后复兴到石油危机爆发前,日本完成了工业化、城市 化建设,走上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逐渐富裕的人们消费欲望不断加强,以家庭为单位 的大众消费全面崛起。
第三阶段(1975-2004 年):石油危机爆发使得日本经济大受影响,进入“低增长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7
1、升旗时所有在场人员bai都要肃立、端正。du当主持人宣布奏国歌、升国旗zhi仪式dao开始后,场内全体人员都要起立、立正,要面向国旗肃立致敬,行注目礼。国歌奏响时,走动或经过现场的人员都应停步,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待升国旗完毕后,方可走动。
2、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时神态要庄严。升旗仪式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隆重的仪式,在场人员要行注目礼,仰视国旗冉冉升起。行注目礼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眼神,眼睛要始终望着国旗,目光随着国旗冉冉升起。这个时候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这个过程要持续到升旗仪式完毕。
3、升旗仪式时要保持安静。升旗仪式进行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应在原地肃立不动。场内不应有人来回走动,也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嬉闹谈笑,接打电话和吃东西等,这些都是对国旗的一种极大的不恭敬。
4、升国旗时应注意仪态。国旗象征着一个国家的尊严。一个人对国旗的尊重,不但要体现在内心深
第2个回答  2020-10-09
中国的生产关系是一半市场经济,一半计划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注定了和日本、和美国、和西方国家那种纯粹的市场经济国家是不一样的。
用我们中学学过的知识来说,就是我们的生产力决定了我们的这种生产关系。
第3个回答  2020-10-07
因为两个国庆不一样都给人吃饭一样你不适合他的口味他也不适合你的口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