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属于金句吗

如题所述

论语属于金句。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在如今社会,仍具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去慢慢感悟,细细品味。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14、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5
王树山书法 国学经典录--《论语》金句

王树山书法原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出自《论语·述而》。

原文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虚数,极言很多。三、六、九、百、十、千都一样。此句中泛指多人。焉:是兼词“于之”的意思,翻译为“在其中”。翻译:“几个爱好相同的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是值得我效仿的人。”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值得效仿的人。(名词)如翻译为效仿则不通顺;如翻译成老师则意思与实际不符。(补充)现实生活中,其实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你值得效仿的地方所以这里应翻译成值得效仿的人。

全句的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这体现了古贤人的智慧。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有益处。

这句话体现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随时注意学习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孔子这句话可以说人人皆知,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并不一定能够做到。常犯的一个毛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优点,找他人的缺点;或者只看自己的优点和他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拿自己的长处与他人的短处比。在与人相处中,对优于自己、强于自己的人不服气;对有缺点错误的人鄙视、嫌弃;严于责人而宽于律己;拿正确的道理当作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这样,既堵塞了向他人学习提高自己的道路(择其善者而从之),也难免造成人际间的不和谐,甚至发生冲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