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朝野的魏忠贤,为何被17岁崇祯轻松“诛杀”呢?

如题所述

魏忠贤是明朝最有名的太监,天启一朝,可谓权倾朝野,被称为站着的皇上。可是等到天启皇帝朱由校驾崩之后。17岁的朱由检接位当了皇帝,在他上台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便很快收拾了权势熏天的魏忠贤,自己掌握了朝政。

朱由检只是一个十七岁的孩子,而魏忠贤已经掌握朝政五六年,党羽遍天下,势力熏天。在这看似实力不对等的较量中,朱由检轻松的取得了胜利,以催枯拉朽之势去除了魏忠贤的势力。其中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最重要的明朝对政治制度的改革。通过制度的建构,巩固了帝权。

中国历史,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权力最大的人。但皇帝也是人,精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权利都把在自己手中。他处理国家事务总是要人帮助的,这些离他近的人也就自然了分享了他的权力。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官”。官有分内官和外官。外官,分文臣和武将。内官也就是太监。中国历史上的乱世,起初都是和武将有关。到宋朝的时候,宋太祖通过制度的建构,扼制了武将的权力。剩下的就是文臣和内官了。文臣中权利最大的是宰相,历史上宰相权利大过皇帝的时候有很多,霍光,曹操就是著名的代表。朱元璋为了削夺文官的权力,便取消了宰相制,实行内阁制。使得文臣的权力大大减少,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除了取消宰相,建立内阁之外,朱元璋还加强了监督监察机构,在六部之外设六科,专门监督六部,除此之外。还建立了隶属于皇帝个人的机构,锦衣卫,东厂等。

太监也称内官,相当于是皇帝的家臣。历史上也太监权力大了,而干预朝政的事。汉末就有十常侍之乱。唐代有李辅国,鱼朝恩等都是权力几乎大过皇帝的。朱元璋借鉴了历史教训,对太监的权力也进行了限制,明确规定,太监不得干政。明朝历史上虽然有权势很大的太监,但他们都是借皇帝之势做威做福。离开了皇帝的支持,他们的权力立马就打了很大折扣。

内监有二十四衙门,其中司礼监是最有权力的。但司礼监掌印太监看似权力很大,但他没有独立的行政权。他在行使国家权力时,必须是内阁提出建议,皇帝批准之后才能施行。魏忠贤最厉害的时候,他在朝廷中办事,也要遵守这样的原则。他只所以能够说一不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控制了天启皇帝。并且利用皇帝的名义,把内阁换成了听他话的人。虽然说,他是说一不二了。但他还是没有能力打破大明王朝现有的政治框架。这是朱元璋加强帝权之后,为后世皇帝带来的好处。

第二原因,魏忠贤虽然势力很大,但却不得人心。魏忠贤这个人,是半路出家当的太监,个人文化水平不高。他的统治风格与现在黑社会和地痞流氓的统治差不多,说白了就是一个原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种行事方式,在他掌权的时候,虽然有许多小人投靠,但在真正有眼光的儒家知识分子看来,他的这一套是行不通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17岁的崇祯皇帝已经完成了权力的交接,而魏忠贤表面上有权力,背地里已经没有了权力,所以才会被崇祯皇帝杀掉。
第2个回答  2020-11-13
可能因为他作为宦官,作恶多端,官场的人大多是惧怕他的势力,其实从心里想除掉他,所以皇上能够利用计谋,顺势而为铲除他。
第3个回答  2021-08-08
魏忠贤是天启皇帝推出来和东林党打擂台的,他代表的是天启,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崇祯上台就弄死魏忠贤就是要立威收权,康熙亲政就要弄死鳌拜一样,其实他们都是忠臣还是家臣,不是士大夫那种外臣
第4个回答  2020-11-13
因为魏忠贤即使权倾朝野在根本上来说还只是一个臣子。而崇祯却是一个皇帝,君权永远至高无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