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支梁支座反力怎么求?如何应用叠加原理?

如题所述

设简支梁支座处的反力为R,梁上均布荷载为q,梁计算跨长为L,由静力平衡原理,得:R=qL/2。

截取梁计算段长为X,取脱离体,并设反时针向弯矩为正,对计算点X平面取矩,且合弯矩为零,有Mx=RX-qX^2/2=(qLX/2)-(qX^2/2),对X求导,有一阶导数M’=qL/2-qX,有二阶导数M’=-q<0因此,可以确定M有极大值;

令一阶导数等于零,有qL/2-qX=0,所以,X=L/2将其带回Mx,有Mmax=M(x=L/2)=(qL^2/4)-(qL^2/8)=qL^2/8。

叠加原理

a、b、c分别画出了同一根粱AB受q、M0两种载荷作用、q单独作用及M0单独作用的三种受力情况。

梁的支座反力和弯矩都是荷载(q、M0)的一次函数,即反力或弯矩与荷载成线性关系。只要反力、弯矩(或其他量)与载荷成线性关系,则若干个载荷共同引起的反力、弯矩(或其他量)等于各个载荷单独引起的反力、弯矩(或其他量)相叠加。

这种关系称为叠加原理。应用叠加原理的前提是构件处在小变形情况下,这时各荷载对构件的影响各自独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