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旅游扶贫:如何实现富了口袋还富脑袋?

如题所述

甘肃贫困人口从2013年552万减少到2019年17.5万,贫困面由26.6%下降到0.9%;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92元,贫困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迁。”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卫中在2020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上自豪地分享甘肃旅游扶贫成果,他预计今年底,甘肃将彻底撕去贫困的历史标签,与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据透露,甘肃文旅累计帮助55.4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稳定脱贫。2018、2019两年脱贫38万人,占全省同期脱贫总数的25%,高于文旅部和省政府设定的17%、22%指标值。
2020年尽管疫情肆虐,但甘肃文旅发展仍然取得可观成绩: 一方面,在年中文旅产业项目建设推进会上签订合作协议项目7个,投资金额71.5亿元,签订合同项目2个,投资金额4.6亿元;7家银行融资授信额度为36.5亿元;另一方面在消费端,五一假日甘肃省接待国内游客1060万人次,旅游收入65.4亿元,分别恢复至上年“五一”假日的64%和60%,属全国增长最快的省份之一。文旅脱贫源于文旅产业发展,文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强,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增长点,新旅界梳理了甘肃文旅发展背后的三大方法论,或对你有所启发。
有战略高度,主抓大项目投资
“近年甘肃文旅产业发展所取得成绩,最根本的就是,比以往更加主动积极。”甘肃文旅行业高管赵朴告诉新旅界,“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从意识上更加主动积极地融入市场,尤其新冠疫情过后。”
陈卫中表示,两年来甘肃文旅厅秉持着文化旅游的大格局大视野,紧盯国家重大战略,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制高点,让眼界不再局限于文旅产业、局限于甘肃本身,在跳出甘肃、发展甘肃的跨界跨区域联合中,成就大事业大产业。陈卫中是2018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以来的首任厅长,自2018年10月就任至今,成绩初显。
陈卫中指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实施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等重大政策叠加的战略红利还将持续,对甘肃文旅产业发展是巨大的资金、技术、项目的支持,将进一步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事业靠产业、产业靠企业、企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引资。据陈卫中透露,甘肃省累计安排省级文旅专项资金2.2亿元,争取国家发改委、文旅部专项资金7.6亿元,申请落地世界银行9个文旅项目贷款1.8亿美元、小额资金8000万美元,并协调成立中国银行“三区三州”支行并开发专项金融产品。
资本的进入源于优秀文旅企业进入甘肃文旅市场,在招商具体办法上,除了成立近百家企业参加的甘肃文旅企业家俱乐部,更是成功举办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绿公司敦煌年会,积极与新奥集团、复星集团、泰康集团、华侨城集团、依文集团、万达实业等企业洽谈合作,召开重大项目推进会,协议引进重大招商项目千亿元,文旅项目1540个,已有546个开工。
“今年,甘肃各市州、各文旅企业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项目进度,发扬‘文旅铁军’的战斗精神,督促指导加快项目建设。”陈卫中强调,尤其是今年开工的414个文旅项目,年内要力争完成投资计划,今年计划建成的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产。
陈卫中还指出,文旅产业一把手要立足于地方优势资源,按照大项目带动、产业链延伸、聚集式发展的要求,不断引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文旅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甘肃,争取签约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
乡村旅游占半壁江山,以跨省游产品为抓手
据透露,2020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918万人,收入175亿元,乡村旅游占到全省文化旅游半壁江山,让老百姓身边青山绿水真正成了“金山银山”。2019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1.27亿人次,实现总收入340亿元,全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15万贫困人口脱贫,乡村旅游成为甘肃文旅扶贫的新引擎。
就在今年9月1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与民宿工作现场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充分肯定了甘肃发展乡村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做法,“甘肃省通过乡村旅游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村美丽繁荣,形成了具有田园牧歌底色、民营民富特色、人间烟火气色的乡村旅游景象。”
陈卫中介绍,时至今日,甘肃省乡村旅游累计投资12亿元,吸引了国内155家文旅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建设。此外,为97万户、417万贫困人口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00亿元。目前已建成300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0个田园综合体,推出60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累计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1053个、合作社301个、乡村民宿849家、农家乐19165户,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3.6万人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55.46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