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称,职称有哪些级别。

如题所述

专业技术资格又称为职称,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工作成就。

职称分为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5个级别。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播音、卫生技术、农业技术、档案、文物博物、图书资料、群众文化、技校教师、经济、会计、统计、审计、工程技术、计划生育、党校教师系列(专业)设5个级别。

延展资料:

高校教师、新闻、科学研究、出版、教练员、翻译、艺术系列、律师、公证系列(专业)设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助理级4个级别。

中小学教师设副高级、中级、助理级、员级4个级别。

1.员级职称:

(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2.助理级职称:

(1)硕士研究生毕业,可直接评定。

(2)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3)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取得员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3.中级职称:

(1)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试合格,可以评为"中级"职称。

(2)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

(5)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4.副高级职称:

(1)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2)硕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中级职称,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4)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5.正高级职称:

(1)大学本科以上毕业后,取得副高级职称,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

(2)其他符合评定条件人员。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4-02

职称是一种对于职业类型和能力水平的评定和认可。它在职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许多行业中都有不同的级别。职称的级别通常根据职业的技能、经验和资格来划分。 

我们来了解一下职称的定义。职称可以理解为对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的认可。它是对于个人工作经验、教育背景以及技能的评估和认定。在许多职业中,拥有高级职称可以带来更好的薪资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

职称都有哪些级别呢?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职称级别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可以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主要级别。初级职称通常是对于新入行或者经验较少的人员的认可,中级职称是对于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员的认可,而高级职称则是对于具备丰富经验、高级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员的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行业还可能存在其他特殊的职称级别。

比如在医学领域,医生的职称级别通常分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等。在教育领域,教师的职称级别可以分为讲师、副教授和教授等。 

总结一下,职称是一种对个人职业技能和水平的认可,它在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职称的级别通常根据职业的技能、经验和资格来划分,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职称级别可能有所差异。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我们可以逐渐获得更高级别的职称,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想了解更多的职称内容,请点击搜索:职称网,里面有许多职称的信息和文件可以了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