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第二十五课(十四)为什么佛教为

如题所述

《圣者言教》第二十五课(十四)为什么佛教为最究竟的善法
  针对不同根机,无上窍诀大圆满分为方便教授与真实教授。龙树菩萨曾经说过:“在执受自宗派见解以回遮他人见解时,必须站在果中观之上;但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依靠道中观,以稍微改造的方式创造无改造之见解。”
现前我们都在修学无上窍诀大圆满,在树立自宗派见解和回遮他人见解时,要用真实教授,但在修行过程中,由于根机不够的原因,不得不依方便教授修行。
为了更好地修行,我平常告诫所有的弟子们,应多看看《普贤智慧界续》。《普贤智慧界续》的第一品和第二品讲解原始基位,如果不懂原始基位,就不知道轮回和涅槃平等之境界。第三品讲解众生形成之过程,也就是一基现二道时,轮回道是如何形成的。第四品讲解普贤王如来成佛的过程。当然,大家不要把普贤王如来树立为他相续的一个人,而是指大悲周遍之妙力。大悲周遍之妙力在第三个刹那差异分别时认识本基而成办解脱。所以我们平常无论修学什么法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认识,为了成办大悲周遍之妙力。第五品讲解成佛之后的境界,以及如何度化一切众生等一系列事业。《普贤智慧界续》文字虽然稀少,但是值得我们多去阅读,如果可能,把它背诵下来也挺好的。
行道中能否做到如理如法,就看我们是否知道原始基位之状态。按照无垢光尊者的观点,原始基位既不是轮回也不是涅槃,站在功德的角度,称为如来藏;从无明过失的角度,称为阿赖耶。如来藏本具有的功德,在行为中越能如理如法做到,成办解脱的时间就越短;与原始基位本具有的功德越背离,成办解脱的时间就越长。从唯识宗开始都在讲解如来藏,但由于对原始基位的认识不同,从而在修行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差距,导致成办解脱的时间天差地别。要记住,如果不知道原始基位之状态,现前所做一切就变成新生法,只要是新生的,就是生灭法,即便怎么树立,它都有消尽的时候。但我们讲解的原始基位如来藏,它是本具有的,已经不在时间与空间的范畴之中,所以当证悟佛果、赤裸本具有的功德后,叫做永恒不变之快乐,超越一切时间、空间与思维。所以认识原始基位非常重要。
由于佛法对原始基位的究竟认识,在行为中依本具有的功德如理造行,所以佛法的善是最究竟的。而其它宗教或社会伦理所提倡的善,可能仅仅站在道德或风俗的角度一直沿袭,所以不是究竟之善。在《如意宝藏论》中讲过这样一个外道教。他们教派的一个祖先,在持戒到四十岁时还俗娶妻,生了一个儿子,但期间一直继续修法,死后往生三十三天。后来一些有禅定神通的人观察到他往生三十三天,就形成这个教派的规矩——所有修行者持戒到四十岁娶妻生子,如果生的是儿子,就有希望往生天道;如果生的是女儿,就没希望了。这个就变成这个教派的一种规矩,没有很大的理由。汉地也有一些类似的习俗,如清明节到坟前烧纸祭奠,但如果要问这么做有什么依据,大多语焉不详,所以也就是一种习俗的传承。在新龙的下半部,十二月十三号过年,原因是以前的一个土司,大年三十要到另一个地方去过年,所以就把当地的节日提前到十二月十三号。它也是一种习惯。
我们平常讲解根机,密宗讲解自性根机,这也是密宗一个殊胜特点。第一基跃、第二自现我们都已经过去了,现前是差异分别。由于一基现二道的原因,我们从往昔至今一直在轮回道漂泊,现前我们要返回去,必须要在第三个刹那差异分别中认识才能成办解脱。一基现二道的开头是阿赖耶识,从它开始直到烦恼障的顺序是第八识、前五根识、第六识耽著、第七识分别,反过来的过程我们要知道如何断除,在修的过程中要懂得逆缘的原因就在此上。这些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有理论的成分,但是它还有修行的成分,若不懂这些,见解永久不会赤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