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孤山镇的由来?

如题,我想问的是吉林省伊通县小孤山镇的由来,而且是小孤山镇的由来,不是小孤山的由来。请知道者点拨一下。
注明:如能知道确切由来更好,也可是传说,美丽一点就好,先谢谢!

  小孤山镇的由来

  话说,在小孤山下下,原有一个庄子,百户人家。东边有一间土屋,住着母子二人。儿子叫敬诚,靠打猎为生,每日上山,追捕野兽,母子二人生活得很好,儿子敬诚很勤快,心眼很好,又孝顺母亲。邻里都夸他为人善良、憨厚、诚实、义气。
  一天早上,敬诚又向小孤山上走去。可是,刚进山,就发现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倒在山坡上,脸色煞白,双目紧闭,昏迷不醒,危在旦夕。敬诚见状,立刻将老人背回家中,母子俩待如亲人,全力抢救,求医讨药,精心调养,不到半个月,老人的病全好了。原来,这位老人姓金(了解的人都知道此人原是三十六天将金游),住在孤山巨石之中。病好之后,老人准备返回山石。临别,金老先谢过母子,然后,对敬诚说:“今后如果遇到什么难事,可到巨石中去找我。”并告诉敬诚怎样进入巨石之中的办法,这才告别而去。
  过了两年,小孤山一带,流行瘟疫,几天时间,就病倒了一百多人。敬诚的老母亲也一病不起。这场瘟疫虽经良医诊治,但疗效甚微,时有死人。庄里人都很焦虑,人人发愁,苦无良策。敬诚一面精心照料母亲,一面想着如何解救乡亲。他想啊、想啊,突然想起了金老离别时说的话。于是,在得到母亲的应允之后,马上就赶往小孤山上。
  他不顾危险,攀上了山顶,找到了巨石,按照金老交待的办法,求见金老。敬诚就觉得身子一震,眼睛一闪,再抬眼看去,金老已站在他的面前。敬诚高兴极了,忙上前施礼.金老把他带进巨石之中,问明来意,忙取出一丸丹药,并告诉他使用之法。然后,又指着屋内的宝贝说:“承蒙母子相救,无以为报,现取几件珍宝赠给你,以表心意。”敬诚忙说:“救人于危难,是人人都应该做的事,金老的心意我领了,但宝物不能要”。金老说:“那你就把这个葫芦瓢拿回去,为乡亲们配药使用吧。”敬诚见无法推辞,又可拿回去配药,就将宝瓢接过来,告辞下山。敬诚到家,立刻取出丹药,放在宝葫芦瓢中,用白开水溶之。然后,又把宝丹药配制的汤药分给大家服用。这才发现,这宝瓢之中的丹药之水,取之不尽,而且,病人服用之后,全都治好了。人们感谢金老,又对敬诚不怕艰险,事事为大家着想的高尚品格,倍加钦佩。
  再说,本庄有个恶霸,名叫鄂良,此人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无恶不作,而且贪财如命。他得知小孤山上巨石之中有许多珍宝的消息,就红了眼,立刻前来威逼敬诚讲出入巨石之法。这个坏蛋得了出入巨石之法,便急急忙忙赶往小孤山。当他爬上山,十分高兴。立刻依法妄想进入巨石。不料,这块石头,犹如咽喉,触角灵敏,善辩好恶,这个坏蛋刚摸到石头,石头突然由大缩小,直至变成药丸,飞入鄂良口中。结果,这个一贯为非作歹的坏蛋,不仅没有进入洞中盗宝发财,反而在一夜之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几天以后,鄂良找到敬诚,说山中上巨石在自己腹中,请敬诚帮助取出,敬诚当然没有办法,于是将宝葫芦中的药水到给鄂良。敬诚本是好心,心想这宝葫芦连瘟疫都能治疗,腹中石子应该没问题,再说,他是在是没有办法了!鄂良当场倒地,面部通红,口吐白沫,一时间人事不醒。家丁见状,不容分说,一起将敬诚活活打死,而其母也没有幸免。而就在鄂良下葬那日,正是六月十八。当日,漫天大雪,犹如三九之天,鄂良的身体奇热无比,融化了棺木外方圆几十丈的雪花。相亲们前来看看热闹,却见鄂良翻身打坐。原来,鄂良与敬诚在黄泉已经见了一面,鄂良非常后悔自己的家丁殴打敬诚母子,诚信道歉,何况腹中有金游啊,阎王只好枉开一面,放了这三人。
  再说敬诚母子和鄂良三人有了黄泉之行后,深感人世罪恶,统统遁入空门,到小孤山上打坐修仙。几年以后,三人都飞升成仙,为了留下纪念,肉身变成三块石头。现在,你到小孤山上一看便知:原来的巨石一分为三,正是这三人。
  敬诚母子善良一世,鄂良也是弃恶从良的典范,人们统称此石为行善石。远近几千里的人都前来膜拜,“行善石”也是有求必应,后来,这些人干脆在山下住下来,渐渐的成了现在的小孤山居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13
小孤山镇位于伊通满族自治县西南部,幅员面积168.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60公顷,全镇辖13个行政村,104个屯,近3万人口,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人文景观奇特,是著名的七星“宝地”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小孤山镇民族经济和各项事业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达2.6亿,其中农业产值7000万元,畜牧业产值7200万元,多种经营收入4800万元,工业经济产值9800万元,财政收入385万元。人均收入场2981元,年饲养生猪1.2万头、牛3.2万头、羊1万只、鹿3500头、禽173万只,全镇可饲养水面6000亩,水产品400吨。
小孤山镇个体私营经济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有大型无纺布厂、机砖厂、SMC玻璃钢厂等,个体私营经济星罗棋布。小孤山镇城镇建设是全市的样板镇之一,新建楼房6万平方米,改造和新铺装供水管线22800米,地下排水管道1860米,拓宽铺装七条街道路,基本上实现了“二横四竖两场‘的网状格局,新建和扩建轻工业品市场和以黄牛为主的牲畜交易市场和农贸市场。教育事业多年来一直是省市县的先进学校,镇卫生院已普升为甲等卫生院,镇村屯已形成三段文化网络,街道和部分村屯安装了有线电视,收视率达2800余户。
小孤山镇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电源充足,与附近大中城市都有客运班车开通,有千门程控交换机,电信传真已与国际、国内联网,城镇建设焕然一新,总体功能全面,旅店、饭店、歌舞厅为建设者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各项服务。小孤山镇在党的富民政策的鼓舞下,各级领导班子,团结一心,同心同德,把富民裕民作为第一要务,带领全镇人民,不断加快小康进程,各项事业正朝着新的目标迈进,它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联系电话:0434-4550320

http://www.agri.com.cn/town/220323107000.htm
第2个回答  2009-09-03
伊通,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意为宏大、汹涌之河。
1947年10月伊通县解放,隶属吉林省。1956年11月为公主岭专员公署所辖。1958年为四平专员公署所辖。1983年8月为四平市所辖,1985年2月为公主岭市所辖,1985年12月复归四平市所辖。1988年8月,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平市。

1988年9月15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函[1988]177号)文件通知: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民[1988]行批17号)文件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伊通县,设立伊通满族自治县,以原伊通县的行政区域为伊通满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伊通满族自治县设立后,仍由四平市直接领导。

1945年10月,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长春地区管辖。1945年12月,划归吉林省政府直辖。

1946年2月,撤销通阳县(1942年与双阳县合并,称通阳县),恢复伊通县、双阳县建制。伊通县政府驻伊通镇。伊通县辖14个区,172个村。

1946年1月,划归吉辽省辽北分省管辖。7月,划归吉林省吉南专区管辖,后被国民党军占领。

1948年6月22日,吉林省政府奉东北行政委员会命令,撤销吉南、吉北两个专区,伊通县归吉林省政府直辖。成立伊通县政府。伊通县辖14个区,161个村。

1949年,伊通县政府更名为伊通县人民政府。

http://tieba.baidu.com/f?kz=278763936

上面的网址里有大孤山的由来,没有找到小孤山的。
第3个回答  2009-09-03
小孤山镇(伊通满族自治县)

面积168.86平方千米,人口27640。民国时期为小孤山保,伪满时期为小孤山村;1948年解放,成立伊通县,小孤山为第八区,辖13个行政村。

小孤山镇地名,依小孤山山峰所在地命名。

参考资料:http://www.agri.com.cn/town/220323107000.htm

第4个回答  2009-09-07
“靖康之变”后宋人被关押于关押于韩州,就是今天的辽宁省昌图县。距离伊通县不太远,不知有联系没?杭州西湖有个孤山。
以上纯属猜测。
按说小孤山这个名字与东北通常的名字确有不同,定有来历,最好向当地的县志部门考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