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虚假广告  设置虚假降价或价格打折欺诈消费者;药品和保健品广告内容严重违法;以推广所谓的新技术等进行欺骗;房地产开发商广告承诺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2、“免费服务”  所谓“免费服务”,欺诈情况多。经营者往往在消费者接受所谓“免费服务”后,又提出许多不公平的条件强迫消费者接受。“免费服务”实为陷阱诱饵。3、“义诊”  一些不法之徒抓住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急需治疗疾病、渴求健康的心理,在商场小区常常举办所谓“义诊”活动,承诺能够免费试用或提供上门服务,以异常的热情骗取消费者信任。产品价格极其昂贵,几乎都在万元左右,骗取消费者慷慨解囊。消费者如果想退换,销售者马上变脸,恶语相加,侮辱消费者。类似销售行为有可能演变成新的传销或变相传销活动。4、“您中奖了”-扯淡却又总是有人信的骗术  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形式告知消费者,已经中了某某公司的大奖,奖金几十万或者奖轿车等贵重物品,要求消费者先支付所谓的“中奖费”、“所得税”、“律师费”、“审计费”等。消费者汇去款项后,不法分子立即销声匿迹。5、“返券促销”  很多商场在销售过程中频繁采用“返券促销”手段,在广工信息上含糊其辞,真正拿到返券后,又有诸多限制和条件,其实本质就是有意误导消费者的不理性消费行为。 6、网络交易骗局  近几年网络购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吸引了很多的消费者,但由于其交易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监管的困难,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购物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收到的物品与宣传不符,功能欠缺,甚至是残次品;卖家提供虚假信息,收钱不发货,骗取钱财等。7、中介服务骗局  社会中介的骗局主要表现在通过媒体发布虚假广告,诱骗消费者上当;利用不平等的格式合同欺诈消费者,扩大消费者的义务,减少经营者的责任;向消费者提供不全面、不真实的信息,对市场需求大的行业随意加价。中介服务的投诉主要集中在租房、婚介、培训、留学、旅游等方面。8、储蓄变保险  一些储蓄所的业务广告、海报只刊登利率和年限,不标明是储蓄还是保险,消费者误将保险当储蓄购买。消费者一旦后悔或需要用钱时,要退保就要承担高额的经济损失。9、预付费消费卡  目前消费卡名目繁多,一些不法商家先诱使消费者存入一笔不小的金额,但后续服务跟不上;或者在消费者存入一笔金额后商家就销声匿迹。10、骗取、变卖个人信息  以出售某种商品或服务为由,要求消费者留下个人信息。之后,擅自泄露或变卖,致使消费者不仅遭受垃圾短信和电话的骚扰,还要承受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风险。11、传销式的保险,理财陷阱!别让贪欲模糊眼睛  理财产品,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品,里面的门道很多,理财产品推销员展示的各种眼花缭乱的计算和可观的回报率,让你似懂非懂,还让你非常心动,其“陷阱”更为隐蔽。别让贪欲蒙蔽双眼最后“被卖了还高兴地帮人数钱”! 【来源: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01
个人欲望被不断释放、放大,最终演变成了一股消费主义的滚滚洪流。许多年轻人实际上早已过上了入不敷出的生活,成为了真正的“隐形贫穷人口”。如果要说最大的消费陷阱,那就是当代言论潮流鼓吹的“超消费”,当你建立了把消费水平与个人成功、自我认同和人生幸福划等号的价值体系,当你把幸福、成功、梦想等关键话题的定义权交给网红、微商和购物导流网站,那就说明你正在被这套歪理洗脑…就在2016年的时候,许多媒体还在鼓吹中国人爱存钱:“中国人均储蓄超4万元,为什么你还不敢花钱?”然而到了2017年9月份,就变成了“中国人均存款才1.9万,钱都去哪了?”与此相对应的是,居民人均贷款逐年攀升。2017年,居民贷款已经在当年全部贷款中占比超过了50%,这还不包括那些乱七八糟的地下贷款。花呗去年发布《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数据显示,在中国近 1.7 亿 90 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也就是说平均每4个90后就有1个使用花呗。在购买手机时,76%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在各大媒体头条号上,《不给你买 YSL 的男孩,不配说爱你》《娶老婆,一定娶会花钱的那种》《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20岁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已没有了任何意义》......这一系列文章评论点赞过万......时代真的变了。曾经在抖音上有一段视频很火,那是一首非常魔性的歌曲,内容就是两个奢侈品牌:gucci gucci prada prada……吸引了数百万人的关注。这并非个例,严格来说,这才是互联网生态里的普遍内容,满屏的小哥哥小姐姐,花样地炫耀着他们的名牌包包,名牌化妆品,奢侈的衣服/手表,乃至豪车别墅……这些视频都很火,受众主要是13岁到25岁阶段的年轻群体,他们崇拜,他们模仿,他们网贷,他们歇斯底里。十八九岁的人心,在充满物欲的诱惑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当你还没有建立起梦想体系时,旅游公众号告诉你裸辞飞去托斯卡纳种花养马就是梦想,你听着好像觉得有点道理,原来这就叫梦想。当你周末在家加班还被女朋友甩了觉得不幸福的时候,小红书告诉你挂着hifi耳机坐在muji懒人沙发上敲击清脆的机械键盘就叫幸福,你听着好像觉得有点道理,原来这就叫幸福。你看到小学同学开着豪车年入百万觉得羡慕嫉妒时,银行推送给你一条短信告诉你,申请这张VIP环球黑卡住在Ritz-Carlton吃蓝鳍金枪鱼,你就是成功的时代精英,你听着好像觉得有点道理,原来这就叫成功。当你住在出租屋吃着泡面攒着房子的首付,朋友圈的代购发的朋友圈说:喜欢的东西要第一时间买下来,等你40岁再买20岁喜欢的香奈儿,已经没有意义了,然后你突然觉得,3万多一个包买一次快乐,好像也挺值得的。 但,值得吗? 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一书中所揭示的那样,在人们无法通过人际交往等手段来了解彼此的身份、地位、职业和财产等情况的时候,消费就成为人们身份标示和个性表达的主要手段,成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主要途径。一个包或者一块表,并不能让你真正跨越一个阶层。只是陷入了消费陷阱吧!
第2个回答  2022-03-10
所谓的“三七女生节”,“三八女神节”
本是为独立女性而设立的节日,却被商家用来搞促销活动,怎么了,独立女性、真女权就那么喜欢被男生送礼物? 这反倒是在侮辱人了。
呵呵,我不仅一分钱不会掏,还要加入网络反对抵制无良商家和消费主义陷阱的队伍中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