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个家庭中可以存在两个不同宗教吗?

如题所述

阿弥陀佛!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宗教也同样是属于多元文化。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与国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都应当互相包容,要共存共荣,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和平,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国与国、文化与文化、宗教与宗教才能彼此平等相待,否则,小可发生矛盾、冲突,大则发生战争。一个家庭之中,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缩影。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有不同思想见解,当然每个人也都可以信仰不同的宗教,这种情况下,家庭的和睦,其关键取决于彼此之间是否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否则就会有矛盾冲突。
对于您家庭的这种情况,在现在的社会,并不少见。原则上讲,家里的每个人都有信仰不同宗教的权利,但是,父母坚决反对,而在短时间里又不能让父母改变态度,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时我们为人子女的,应当把孝敬摆在第一位,不要让父母为了这件事为我们烦心。我们可以在心里信仰,形式上不重要。
其实宗教的信仰,关键是“心”信仰,形式是第二位的。如果要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我们必须首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信仰,这样的信仰究竟能为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家庭,为我们的道德,为我们的思想境界带来什么好的改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搞明白,那样的信仰是迷信。如果搞明白了,就会知道,凡是宗教都是与人为善的,都是爱人的宗教。既然是善,是爱,那就要首先从爱人出发,而不应当从爱己出发。宗教是博爱的,自私自利不是宗教的本义。明白了宗教的真谛就是一个“爱”字,当然是“博爱”之爱,而不是“情爱”的爱。抓住了宗教的精髓,我们处处都应当为他人着想,处处与人为善。如果我们不明了宗教的精神所在,而固执己见,不顾及父母家人的感受,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宗教“爱”的精神,这样信仰宗教没有为我们带来任何好处,反而破坏了家庭关系,那我们信仰宗教又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到底什么是宗教,宗教在乎“心”,而不在乎“形式”。基督教讲“主是仁慈的”,伊斯兰教也讲“安拉是仁慈的”,佛教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这些都是其根本教义,这些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信仰主,信仰安拉,信仰观世音菩萨,就应当像主一样,像安拉一样,像观世音菩萨一样仁慈地对待任何人,慈悲地对待一切人事物,这就是“博爱”。如果不明了这些教理,即使一天在主面前,在安拉面前,在佛菩萨面前,忏悔祈祷多少次,在生活当中还是自私自利,没有真正把“爱”,把“仁慈”,把“慈悲”落实到生活当中,这些祈祷忏悔都是空的假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这些祈祷忏悔与自己的思想行为毫不相干。这样盲目地执着于宗教形式,当然会引起家人的反感和排斥。如果是夫妻二人,这样盲目信仰宗教危害会更大,严重的会导致婚姻破裂。所以,宗教信仰对家庭关系非常重大。
原则上来讲,一对情侣两家是可以信仰不同宗教的,关键是两家人能不能彼此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如果两家人做不到这点,不仅会影响两个人与各自家庭的关系,而且也一定会影响两人今后的婚姻。如果一对情侣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做好各自家庭的工作,要让两个家庭彼此接受对方,融洽相处,今后二人的婚姻才有可能幸福。
总之,原则上,一个家庭中的各个成员,乃至夫妻双方的家庭,都可以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关键在于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要能彼此包容,彼此尊重。否则就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样就违背了宗教“博爱”的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4
你这种观点如果是放在佛教或道教上还可以,但是一神教是绝对不可能的,这跟他们的教义有观,试问一神教认为不信他的就会下火狱,那么作为一个亲人,你会包容自己的家人下火狱吗?你这种观点是世俗观点和佛教观点,完全不合适一神教观点,因为佛教和道教都是坏人下地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