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如题所述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电流大小、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
导体的电阻内率越大、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
导体的电阻与温度、电流大小、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导体的电阻内率越大、长度越大、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温度升高金属导体的电阻率增大,电阻增大。
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用于分压的可变电阻器。在裸露的电阻体上,紧压着一至两个可移金属触点。触点位置确定电阻体任—端与触点间的阻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0
导体的电阻还敢(温度)有关,导体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越长,其电阻不同,电阻越大,电阻越小,不同材料的导体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第2个回答  2020-03-19
研究课题:研究导体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标题:论电阻在导体中的变化

课题背景:精确技术对电阻的精确值提出要求。

活动所需条件:导体,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恒温环境,开关,刻度尺等。

目的与意义:寻找,决定电阻因素及其关系。意义在于反映电阻的本质。

活动计划:控制变量,对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导体材料一一测定。

预期成果: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活动内容:测量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对不同材料分类,在恒温环境下,控制其它量保持不变,分别改变,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并记下测得的电阻值。

活动目的:探究,决定电阻的因素及其关系的度量。

活动形式:控制变量,一一探究。

活动过程:第一,测电阻与长度关系。第二,测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第三,测定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活动结果: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长度l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s成反比,与材料的电阻率p成反比。它们之间满足关系R=pl/s


如有不详细,欢迎追问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05-31
因为R=ρL/S,这是电阻的定义式,所以初中学的欧姆定律中R=U/I只是计算式,与U,I的大小无关,需注意。ρ (电阻率) L (导线的长度) S (导线的横截面积) 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比如:导体的电阻率和长度不变,则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呈反比。
因为R=ρL/S所以ρ=RS/L(电阻率的计算式)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30
根据电阻定律,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横截面积成反比,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成正比,与环境温度有关:
R=ρL/S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