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年轻人正在成为博物馆的主要观众

如题所述

原文在这里
我有限的记忆里,第一次参观博物馆的经历绝对称不上愉快:那是一次小学组织的 " 爱国主义教育 " 集体活动,不知道是因为老师 " 不准喧哗打闹 " 的训诫还是那个高大、昏暗建筑物里散发出的令人惶恐的气味,一群混世魔王般的小孩只敢排着队,默读着指示上难懂的字句,悄悄地走过货架一般的展柜。走着走着,远处传来女孩儿们的尖叫和大人的训斥 —— 当我们参观到那里时才发现,眼前是泡在匣子里的烈士人头。
而现在,博物馆在我脑海里挺 cult 的形象早已被拥挤的场景代替。在见识过苏州博物馆整条街呈贪吃蛇状的排队观众时,2011 年这条 "湖北博物馆排长队免费参观" 的报道看起来也太大惊小怪了;当我还在为国家博物馆去年的中法建交 50 周年特展上长枪短炮的观众们为抢占拍摄雷诺阿名画的最佳位置时剑拔弩张的样子感到震惊时,今年故宫博物院的 " 石渠宝笈 ",一个不允许拍照的特展就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分享全程攻略的、表示 " 排队排到腿肿但看到清明上河图的一瞬间幸福感满满!" 的,甚至还出现了 " 故宫跑 " 一词,专门用来形容为了观众为抢占排队先机,一路从午门狂奔到武英殿的情形。
尽管在不少人的眼里, " 博物 " 、" 文物 " 、" 历史 " 依然是盘着手串、守在家里看鉴宝节目的中年人专属名词,可无论从朋友圈的照片还是实打实的数据来看, " 去博物馆 " 这事的确已经成了 " 青年文化 " —— 根据 2009 年韩爱霞发布的论文《我国博物馆旅游创新开发模式研究》中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博物馆观众的增多(仅 2014 年全国博物馆观众已达到 8.3 亿人次,2013 年的数据是 6 亿),博物馆观众也越来越年轻了:18 至 30 岁的观众占了全体观众的 83%;青年学生越发成为博物馆观众的主体。在全体观众中,有 51% 是学生。
***
除了那些本身对历史就有喜好的人外,很多人去博物馆的一大原因,是因为这种深入探索至少会让你看起来像个深刻的人。随着不少博物馆的职能从 " 反正这些东西是搞研究用的你们爱看不看 " 转变为 " 这个展览可能会对你有启发 ", 更用心的展品陈列、更美观的布展、更符合年轻人需求的解说词,甚至仅仅是个便捷的语音导览器,都会让年轻人觉得:嗯,这地儿适合我。
博物馆与旅游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 " 趁着年轻到这个世界去看看 " 变为实际时,路上的他们在宣传着 " 深度旅行 " 的指南影响下,想看到的世界可要比旅游景点们深太多了。所谓 " 深度、有文化内涵 " 的旅行,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也就是逛逛当地的博物馆 —— 那里是你能最快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风土、甚至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地方。
就这样,一个个吵着要看世界的孩子们纷纷变成了 " 博物馆控 "。他们中的每一个都会在聊天时告诉你:" 无论去哪儿,当地的博物馆必须得去。" 甚至还会因为感兴趣的博物馆而去规划一次旅行。而另一方面," 博物馆爱好者 " 的身份也许会让你在社交网络上更受欢迎 —— 在一个同城博物馆爱好者的 QQ 群里,一个叫哲璨的 " 博物馆爱好者 " 就这么跟我说: " 其实一开始就是装 X 去的,拍了些觉得还不错的照片,加了些自己的感受发到朋友圈里,结果那天收到了不少 ‘没想到你这么有思想’ 或者 ‘生活真充实’ 的赞扬。结果后来再去,就是真的喜欢上博物馆了。"

图片来源
和许多新兴的生活方式一样,新媒体在 " 去博物馆 " 这件事上发挥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够了!朕想静静》、《朕生平不负人——雍正帝与年羹尧相爱相杀的郎舅故事》、《从前有个皇帝他不好好读书,然后他就死了》…... 这些看上去经常会出现在你朋友圈的文章,的的确确来自故官文化服务中心的微信平台 " 故宫淘宝 " 。而且会让战战兢兢在微博上打软广的段子手们自愧不如的是,这些其实在为故宫的文化创意商品打广告的 " 硬广 " 们每一篇都有十万以上的阅读量。
在界面新闻对 @故宫淘宝 的 采访 中," 主页君 " 表示:" 换个方法讲故事,其实也是大势所趋。我们现在的文章,虽然形式上更时尚,但内容上丝毫不敢有半点敷衍。发布出来的微信专题,看上去像段子,实际上是以正史为依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年轻人对故宫文化中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产生兴趣,从而吸引他们了解传统文化、历史知识。"
在看上去很繁荣的 " 新媒体时代 " 中,努力与年轻人互动的博物馆远不止故宫博物院一个 —— " 卖萌文物大赏 " 、 " 每日知识竞猜 " 、借热门话题营销,或是直接占领年轻人的手机 —— 一位以博物馆文物为拍摄题材的摄影师 @动脉影 在跟我谈到他为武汉市博物馆的 app 进行图片拍摄的故事时说:" 联系上我时,他们强调,不想只做那种脸谱化的文物图 —— 要有艺术感的、图录上看不到的那种。合作很顺利,因为他们的想法也很符合我的审美。"
除了社交媒体上的满足感和花样百出的官方宣传," 仪式感 " 也是年轻人去博物馆的一大因素 —— 无论是决定吃煲仔饭而不是米线,还是听起来高深不少的 " 耕读 " 、 " 琴鹤 " ,只要不是满足最基本生理需求的事,即使听起来再没用也是仪式感。而我们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正是建立在这些看似没用的事上面。
" 今年的讲解任务就完成了," 国博的讲解志愿者嘭嘭刚刚在观众的簇拥中,讲解完了一场佛像造像展。在国家博物馆还叫中国历史博物馆时,她就已是第一批志愿者,今年是她作为义务讲解员的第十二年。我一边在国博的长廊里跟嘭嘭闲逛,一边听她讲作为志愿者的经历:从一开始痛苦的 " 背讲解词 " 阶段,到为了解决自己和观众的困惑查阅大量专业书籍,从唐宋器物到对青铜器的迷恋。
" 很多文物现在每次去看感觉就像老朋友一样 —— 从一开始见面,到了解它的过去,再到想象它被制造出来时的场景 ..…. 就这样看了它十年,而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的我,面对着它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 未来还会一直当志愿者吗?" " 直到我走不动道吧。" 做一个讲解志愿者,已经是本职为互联网公司员工的嘭嘭生活中似乎无法缺少的一部分。
而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早起、排队的所带来的 " 仪式感 " 也已成为了展览体验中重要的一部分。 " 看展前,一看有清明上河图就知道肯定得排队,提前预约了门票,定了六个闹钟后早上七点多到了午门," 来自 " 博物馆扫荡组 " 的成员小白告诉我。" 博物馆员工给了我一个牌,上面写着 782 号 —— 你能想象么,有 781 个人比我去得更早。八点半进宫排队,盯着前面的指示牌从 ‘预计还有五小时’ 到 ‘还有一小时’,期间完全不敢喝水,下午两点多才进了武英殿。看完展已经快闭馆了。特别特别难忘的一次体验。"
" 那,当你看到清明上河图真迹的时候有什么感受吗?" 我问。
" 太美了但 ...... 憋一天了,满脑子都是想冲出去上厕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