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性中关于文学风格的论述有哪些

如题所述

文学风格

总的说来,文学风格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作家风格 作品风格而且包括流派风格 时代风格 民族风格 文体风格等,但一般来说,我们主要是指作品风格,因为其他各类风格都含盖在作品风格之中,通过作品风格显现出来.与此同时,作品风格的形成也离不开其他各种风格,正是其他各类风格的集合,才形成了一部作品的风格.

[关键词]:文学风格 沈从文 时代特征 民族文化 地域文明 作家本人

[正文]:

一 何为文学风格?

有关文学风格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

一种观点认为,风格是作家以自己独特的审美理想 审美情趣所选择的语体.如诗歌的语体有较强的格律性,小说则采用贴近生活的叙事语体,戏剧要求符合舞台表演的对话语体,散文则采用亲切自然的语体.这里的语体不仅是体裁,而且是一种语言格调.比如鲁迅的沉郁深刻,郭沫若的奔放热烈,周作人的冲淡平和,茅盾的明快细腻,赵树理的幽默风趣.

这种观点以十九世纪法国文艺理论家丹纳为代表.就小说而言,他认为包含三种要素,一是性格鲜明的人物,二是人物的遭遇和故事,三便是风格.他说风格是来自于语言:"一部书,不过是一连串的句子和,或者是作者说的,或者是作者叫他的人物说的;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所能扑捉的只限于这些句子,凡属心领神会,在字里行间所能感受的更多的东西,也要靠这些句子作媒介.所以风格是第三个主要的元素."

另外,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有这样的描述:"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面。若总其归涂,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叔本华说::“风格是心的形态,它为个性的,且较妥于为面貌的索隐。去摹拟别人的风格如戴假面具,无论怎样好,不久即引起厌恶,因它是没生命的;所以最丑的‘活’脸且优于此。”

上面所言,正是法国文学家布封提出的"风格即人"的观点.与中国古代的"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不谋而合.钱钟书对此作过进一步的分析.他认为不能一味以文观人,因为"所言之物,可以饰伪:巨奸为忧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是也.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狷急人之作风,不能尽变为澄澹,豪迈人之笔性,不能尽变为谨严.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可见,"文如其人"的"文",不是"所言之物",而是指作品中的格调,格调是作者自身自然的流露.

显而易见,上述的两种观点都比较片面.下面咱们看看在现在文学理论上占重要地位的观点.

德国语言学家 文艺理论家威廉.威克纳格指出:"在全部艺术领域内(绘画 雕刻 音乐等),我们说到风格总是意味着通过特有标志在外部表现中显示自身的内在特性."

歌德将文学创作分作三种不同的境界:自然的单纯模仿 作风 风格.他说:"单纯的模仿是以宁静的存在和物我交融作为基础;作风是用灵巧而精力充沛的气质去攫取现象;风格则是奠基于最深刻的知识原则上面,奠基在事物的本性上面,而这种事物的本性应该是我们可以在看的见触得到的形体中认识到的."歌德认为风格是"艺术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艺术可以向人类最崇高的努力相抗衡的境界."

可见,两人将风格分作两个层次,一个是外在的表象形式,即字词组成的文学作品,第二个层次,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层次,那就是文学作品中所隐含的内部特性,可谓之为"文学作品的气",或叫"韵味".它往往不是直接陈述的,也不可能直接陈述,它是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脱离开文学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内在特性就无从谈起,相反,要是一部作品只有形式,那也是单调无味的.

文学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它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刻印在自己作品上面而区别于其他作家的徽章.

所谓文学风格,就是在一系列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中显示出来的作家的精神个体性.

二、沈从文的文学风格

我们了解了什么是文学风格,下面就以沈从文为例,来看文学风格的具体体现。

提到沈从文,我们第一印象就是他留给我们的一幅“湘西世界”图,他用清新舒缓、自然流畅、恬静优美的风格,描写了湘西原始的、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了人性美。在沈从文看来,湘西世界是一个“神性”的世界,是一个“爱”与“美”的王国。以《边城》为代表,作者以恬静悠远的风格,用温润柔和的笔调,借诗词曲赋的意境,描绘出了“风俗淳朴,便是做妓女,也永远那麽浑厚……”的湘西边城的美丽风光,反映了“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刻画了一群性格鲜活而又可爱的人物形象,它既是湘西边城山村生活的牧歌,也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颂歌。

这主要体现在他的小说和散文中,是他区别于当时其他作家的主要风格,与其他乡土作家不一样,比如说开乡土小说先河的鲁迅,他们看到的是中国农村的破败与落后,想通过作品以启发更多的民众,带有浓厚的启蒙色彩,而沈从文主要表现的不是当时农村的封建色彩或对乡土的留恋,而是在农村生存方式里面所隐藏着的人类普遍的理想因素,那就是“爱”和“美”,因此,他对乡村生活的方式很少持批判者的态度,没有用一个审判者或启蒙者的高度审视它,而是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发现乡村生活的细微之处。

除此之外,沈从文还是一名多产作家。新中国建立后,改行对我国历史文物进行研究,也发表过多篇学术著作,综其一生的文学风格,是多样性的。

三、文学风格形成的原因

一个作家文学风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概括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时代特征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时代的文化,作家生活于时代之中,不能不深受时代气息的感染,也可谓“时代的局限性”。文学风格总是这样那样的反映时代文化特点,形成文学的时代风格。这是从历史和社会的高度把握的,只属于特定的时代的文学的总体特征。

时代风格的形成,除受时代情景和语境影响外,也离不开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沈从文生活在20世纪的革命年代,虽然身处湘西,任然逃托不了革命大潮流的影响。1917年小学毕业后,他加入了当地的地方军,跟随军队,浪迹了川、湘、鄂、黔四省边区。1922年,受“五四”余波影响,他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1924年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从荒蛮、偏僻的湘西走进都市的沈从文,却始终未真正的融入都市的文化圈。他一直以“乡下人”自居,用一种乡下人的眼光和立场来衡量生命力的强与弱,批判道德观念的美与丑,并展开对都市“文化病”的批判,抨击都市人性的异化。

特别是1948年受到左翼文化界猛烈批评后,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放弃了前期的文学创作,下半生的著作也主要以学术著作为主,其文学风格也大大的改观。

2、民族文化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作家生活于这样的民族文化传统中,从一坠地就开始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其作品自然就带有民族性,形成文学的民族风格。

沈从文虽然没有受过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的规范,但他所生活的家乡是中国式的农村,带有典型的中国乡土文明,所以他的小说广泛的吸收了中国民间文学的营养。

3、地域文明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正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作家身居其中,其文学风格必然渗入地域文化的因素,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含有社会环境。沈从文生长于湘西,湘西偏僻而荒凉,保留了许多原始因素,民风的淳朴,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使得进入大都市的他无限的留恋,而这种留恋已经不是现实的湘西世界,现实的湘西已经改变,然而他却不甘心,于是他大力描绘他理想中的湘西世界的真挚、朴实的人性美,与虚伪、尔虞我诈的城市文化的人性丑形成鲜明的对照。

4、作家本人

作家不同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此他们的创作动机也各不相同,形成的文学风格也各不相同。

沈从文在谈到他的创作时曾说到:“我只想造希腊小庙,……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在《边城》这座“希腊小庙”里,作者供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爱与美完美结合,人与人肝胆相照。然而这理想生活的结局并不完美,但作者认为,这就是“神性”,是天意。

沈从文对故乡怀有一种“无可言说的温爱”,他用作品赞颂故乡的一切,用作品探索故土人们生命的形态,即“自然、自在、自为”。

综上所述,文学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时代特征、民族文化、地域文明及作家本人的创作情趣。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因素。比如说文学作品自身的发展规律。所以,文学风格是具有综合性,对文学风格的探讨也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