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勇猛的关羽张飞武功是如何得来的?天生的吗?

如题所述

没有谁天生就武艺绝伦,关羽和张飞也不例外。

很多朋友不知道三国诸位猛将的师承渊源,是因为没有读过《前传》。下面我就把书中关于关羽和张飞的武艺师承给大家说一说。

关羽的武艺学自于冀州蔡家,而张飞的武艺则是宛城凤茹夫人所授。

在汉末时期,并州雁门一带,有张家大族,族中有一支武术世家,有兄弟三人。

长兄张傀,字孟礼。身怀绝世武功,十八般武艺尽皆精通。张傀不但武艺高强,祖传戟术出神入化,他教授徒弟也有自己的绝招。他能够根据各个徒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性格,因材施教,将其自身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张傀授业,有教无类,所以投到他门下的弟子众多,而且各个都能有所成就。

比如说,张傀的开山大弟子典韦,天生神力,张傀根据他力大无穷的特点,传授给他一套“恶来十三双魔戟”的绝技,但典韦箭术不精,张傀又教给他“夜摩飞戟”的暗器功夫,弥补他中远程功击力的不足。

而张傀的六弟子太史慈,双臂如猿,身体矫健,善于纵跃,但力量却是他的弱项,使用短兵器肯定会吃亏。张傀就传授给他一套夹戟枪,背后两柄小戟随时都能抽出来近砍远甩,出敌不意。太史慈臂长,张傀就教给他“八面神射”的箭术,使太史慈在远、中、近三个距离上都具备强悍的杀伤力。

所以说,张傀是个伟大的武术大师,魏吴两国的第一猛将都出自于他的门下。

再说一下张家老三,张俭,字叔朴。他的的性格比较孤僻倔强。他也有自己的优点:执着专一。和长兄不同,张俭收授徒弟的要求十分严格,精挑细选。经过百般筛选和考察,他终于选中一个名叫吕布吕奉先的少年做为弟子。

吕布身躯高大,膂力超群。张俭选材严格,教授武艺更是精益求精,将一身祖传“霸王神戟”的绝学授给了吕布,还教会他一百五十步“羿王射”的箭术。师傅用心,徒儿也给力,吕布最后成为了三国时代的天下第一勇将,所向无敌。

张家老二,名叫张偃,字仲伏。是个文士,他爱好读书,满腹经纶,性情温雅,心地善良,但不会一点武艺。

张偃虽然不习武,但他的妻子可非常厉害,人称凤茹夫人。凤茹夫人手中一杆大枪,天下无敌,当世无人能在她面前走过十个回合。

张偃最初入仕为官时,结识了一个好友,这位好友后来在白马做县令。但这位先生见朝政腐败不堪,文恬武嬉,阉宦弄权。就上书朝廷,直指时弊,因此得罪了权宦,受到诬告,朝廷降罪,满门抄斩。

张偃夫妻得知,星夜驰往白马,利用各种关系,上下打点,终于进入狱中,与好友相见,好友将一名幼子托附于张偃夫妻,偷偷带出狱去,携回宛城,好友则慨然走上刑场。

张偃夫妻将这个救出的孩子视若已出,随张偃姓,取名叫张飞,弱冠后取字为翼德。

凤茹夫人对小张飞颇为爱护,将一套“狮吼凤鸣枪法”传授于他。这套枪术,如奔雷闪电,气势雄强。

张飞渐渐长大,出落得虎背熊腰。他一向侠肝义胆,豪爽正直,又喜欢饮酒,好打抱不平。有一日在宛城街上,路遇豪强子弟欺凌百姓,张飞大怒,出手教训那个纨绔子弟,却不料下手太重,竟然将那个混账打死了。

被人告到官府,官府派人捉拿,而恰恰审案之官是当年在白马负责辑拿好友全家的旧敌。张偃夫妻无奈,只能将张飞连夜送出城去逃离。

那夜,城外桃林边,张飞跪地三拜,泪别双亲,只身远走,从此就再也没有见过张偃夫妻。

为了防止江湖上高人通过枪法辨认出自己武艺的出处,连累了双亲。张飞将随身的大枪枪尖拧成九曲盘蛇状,以掩饰自已的师承。

张飞流落江湖,后来落脚到了涿郡,用张偃夫妻给他的银两置办房产,开了个肉店。张飞在后院中种下一片桃林,以记念当年在宛城与双亲离别之情,永念恩义。

张飞走后,凤茹夫人仍然继续教授弟子。她名义上的开山弟子名叫张绣,学到的是“百鸟朝凤枪”,但张绣这个人出身贵族,虽然聪明,但缺少吃苦精神,他的枪法没有得到精髓。但凭着师傅的大名,他在西域无人敢战,被称为“西域枪王”。

凤茹夫人的第四个弟子名叫张辽。他学习的是刀法,凤茹夫人各般武艺皆精,张辽后来也成为一代名将。

凤茹夫人的九弟子是马超,学习的是“丹凤朝阳枪”。学成以后横行西凉,从无对手。

凤茹夫人的关门弟子名叫曲阿小,是一个孤儿,他就是后来相助太史慈的那个小将。他投奔刘繇后恰好与太史慈分在同一个军营,从太史慈的武艺认出了算是半个同门,因此相助。后人传是“曲阿小将”,是误听了,实际上就叫曲阿小。

曲阿小后来辗转到凉州天水定居,在那里教授当地的一些年轻人习武。其中一个少年名叫姜维,字伯约,曾从于他。

再来和大家说说关羽。

关羽原来不姓关,他是并州雁门张家的族人。名叫张羽,张辽是他的族弟。张羽的父亲是官府中的一名小吏,因病早亡。留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雁门张氏一族,族人众多,一向对年轻后辈的教育十分重视。随着年龄渐渐长大,族中的长老就将张羽和族弟张辽推荐给武术大师张俭学习武艺。

当时张俭已经收了吕布为徒,不愿意再心有旁鹜。但他看到两位年轻人体格优异,天姿过人,不忍心他们就此荒废,埋没了天赋。

于是,张俭修书,把张辽推荐给在宛城的嫂子凤茹夫人,而将张羽推荐给了冀州的蔡家。

介绍一下冀州蔡家。这是当时江湖中另外一个武术流派,以刀术见长,人称为“天下刀祖”。

此时蔡家的掌门人正是蔡隽,字文永。祖传刀法,威震江湖。他曾经有个师弟,名叫黄忠。师兄弟同时学艺,蔡隽长于骑马,黄忠善于射箭。

蔡隽接过掌门之位后,前来慕名学艺者络绎不绝,简直要把门槛都要踩烂了。

张羽携书信来投门求艺,蔡隽见他仪表不俗,相貌堂堂,高大威武,力大无穷,真是练武的奇才,心下非常喜爱,从此悉心教诲,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

张羽天资聪慧,悟性极高,又能举一反三,又肯吃苦,勤奋练习,学业进步飞速,隐隐间竟有青出于蓝而更胜一筹之势。

张羽这个人,自负而矜高,为人正直,嫉恶如仇。有一年上元节之夜,张羽上街游玩赏看花灯,路遇当地豪门弟子袁绪带着家仆强抢民女。张羽路见不平,与袁绪等人打斗起来。张羽失手就将袁绪杀死于当场。

这下捅出了塌天大祸。袁家在冀州是豪强大户,朝廷中也势力庞大。袁绪这一死,袁家上下齐动,报到官府,严密追拿,定要报复。官府差役向蔡家要人。

蔡隽与儿子蔡阳商议,为保住蔡家,必须将张羽擒下,交给官府。于是,他们派弟子们去找张羽,准备将他诈入府中,父子二人下药将其灌倒,合力擒住,交给官府判罪。

但蔡家父子商议之时,却被路过的府中养马的老仆蔡福听到了。蔡福一向敬重张羽的品行气节,听到这个阴谋,就悄悄跑去告诉了躲在马厩中的张羽。

此地不能久留。蔡福去书房偷出了蔡家的出关文牒,与张羽两人盗马出府,凭蔡家的文牒诈开城门,飞奔而去。

城门附近有人看见,认出蔡福,就告知了蔡隽,蔡家父子才意识到消息走漏,连忙带人分路追赶。

张羽和蔡福连夜奔逃,但蔡福年老力衰,怕拖累了张羽,坚持要与张羽分路而逃。蔡福后来逃到了玉泉山,剃发为僧,法名普净。

一天一夜,终于在青龙关外,蔡隽追上了张羽。他劝说张羽归还向官府自投认罪,但张羽断然拒之。师徒俩谈崩了,举刀相向,战在一处。

张羽当时的武艺已不在蔡隽之下,又年轻力盛,力大招沉,两人大战八十余合不分胜负,张羽使一招“拖刀计”,用刀背将蔡隽拍落马下。

大刀架在蔡隽颈上,因念一师之恩,张羽最终没有下手,留了蔡隽一命。

师徒俩以刀划地,割袍断义。张羽指关为姓,指云为字,从此改名关羽,字云长。师徒二人情断义绝。

蔡隽垂头丧气回到冀州。因没能拿住关羽,又被盗出关文牒,官府怪罪,蔡府上下打点,终逃过死罪,却被杖责四十,被打得奄奄一息。儿子蔡阳对关羽深恨,誓报此仇。

蔡隽的开山弟子就成了颜良,蔡隽传授给他一套“十八寒焰刀”,后来投效于袁家公子袁绍门下。

西凉武士庞德也曾拜师于蔡家门下。但“十八寒焰刀”只学到十五式就被马遂带走从军了。

后来,蔡隽将掌门之位让给了儿子蔡阳,让他继承了“天下刀祖”的名号,在江湖上声名远播。

关羽逃走后,回到并州雁门,接上老母亲,流落江湖,辗转到解州一带隐居起来,以贩卖干枣为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0
关羽和张飞的武功是他们自学得来的,他们的武功不是天生的,二人天生神力,看别人打斗悟出了一些门道,再加上磨练才有了一身好武艺。
第2个回答  2021-01-20
关羽和张飞的武功并非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努力苦练而来的,书中并没有说他们的师傅是谁,不过即便师傅厉害,也需要徒弟用功学习才可以,可以说他们都非常上进。
第3个回答  2021-01-20
并不是天生的,他们的武功都是从小学习的,加上又有天分。
第4个回答  2021-01-20
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平时的勤奋努力,还有就是在看了别人的武功以后慢慢学习而得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