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如题所述

1) 资本主义国家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经济基础
a.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的力量基础
b.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和发展
2) 资本主义国家以维护和服务于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目标
a.资本主义国家具有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和斗争的职能
b.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承担和执行公共事务的职能
c.资本主义国家具有对外职能
3) 资本主义国家是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专政
a.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b.世界各国的资产阶级都不免要规定出两种管理方式.一是暴力方法,二是“自由主义”的方法,即采取扩大政治权利、实行改良、让步等措施的方法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是
1) 社会主义国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2) 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权
a. 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通过它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国家
b.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基础是工农联盟
3) 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4) 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中国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5) 社会主义国家是自行消亡的国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5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 1、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 2、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 3、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 二、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 三、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第2个回答  2020-11-15
唯物辩证法主要包括联系,真理,矛盾,规律,发展等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联系的观点,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方法论: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要具体地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以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真实联系。
因果联系原理:
原理:事物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因果之间既有先行后续,又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原因与结果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方法论: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体现的哲学原理:
原理: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唯物辩证法这个观点,就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运动和物质关系原理:
原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
原理: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区别:第一,二者的内涵不同;第二,二者的地位与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第三,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第四,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第五,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二者联系:第一,二者不可分割,整体有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的部分;第二,二者相互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反之,部分也制约着整体,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所以通过对迷糊辩证法的具体认知来结合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来描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