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别把“教养”常挂嘴边?

如题所述

不知道从何时起,“教养”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热词。

教养,不再只是曾经年少时理解的有礼貌、懂谦卑,随着认知深化与舆论传播,我们现在接受更多的是教养存在于你的每个行为、每个情绪、每个表情,甚至每一句话。

谦卑有礼是教养,情绪控制、和颜悦色也是教养,始终温润和善、保持微笑更是教养。

于是,这个词便泛滥在了芸芸众生的口中,仿佛评价一句有没有“教养”,就是一件能够直击心脏的强有力武器。

当你因为某个契机被评价为有“教养”时,听到之后必然身心舒畅、万分欢喜,仿佛这是对个人的最高赞美。而相对地,如果一不小心被说成没有“教养”,则似乎是对一个人最彻底的否定,往往会触犯到我们的逆鳞。

1


捉襟见肘的早高峰地铁,“教养”作为一个高频词汇,在拥挤不堪的车厢里面尤为明显。

那日,已经拥挤不堪的地铁到站后打开了车门。门里的人麻木地看着站台上的乘客,而站台上准备上车的乘客则焦急地搜寻着任何空隙可以奋力挤上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微弱的声音响起,“麻烦换一下,我想下车”。

顺着声音的来源,大家看到了一位年过70的老太太,背着小布包、佝偻着想穿过人群去到站台上。

而此时车厢里的另一位60多岁的女士松一口气,对旁边的小姑娘说“你看她多没教养,在这么挤的车厢里还吃东西,真脏,终于下车了,刚才我真是不想她坐我旁边,看着她吃东西我浑身难受”。旁边不少人都颇为认可的点了点头。

的确,在地铁里吃东西是不应该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出言阻止。而在老太太起身之后,便立马用“没教养”这个严厉的词进行评价。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老太太是否有可以解释的原因,也许第一次来到大城市,也是第一次坐地铁,并不知道地铁中的规则;也许当时身体不舒服,需要及时补充一些能量。

可怕的是,我们通过这个行为便把他人理所应当摁到了“教养”的审判十字架上进行批判。

更可怕的是,尽管我们对这个行为有了定义,却无人向老太太提议说地铁里不允许吃东西,而只是冷漠旁观、内心鄙视和离去之后的指指点点。

同样地,相挤相拥的早高峰,大家会为一个刚刚腾出来的座位争抢、会为后排踩到了前排的脚而破口大骂、会为下车时不小心撞到了其他人而遭受胳膊肘的夹击。

似乎,上了地铁,男士不再绅士、女士也不记得优雅,但是我们对所有的这些不堪却常见的行为用一个字就来概括,真的是过于懒惰了。

“教养”这个词承载了太重的评价,用起来却太过轻巧。

2



在知乎里搜索“教养”一词,能够查到600多个讨论,其中涉及最多的问题就是“哪些行为会让人觉得很有教养”“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一个人没教养有哪些体现”等等,透过回答看到了众生百态。

似乎通过这些回答,我们也在不断检视自己的行为,是否有存在“没教养”的时候,尤其是在键盘侠盛行的时代,稍有不谨慎的行为就会招致全网的攻击。

都说,教养体现在细节里。那么是不是每一个细节我们都需要做的尽善尽美才能体现教养,一旦有一次行为不端,是不是就自此站到了“教养”的对立面?

周末商场的停车位总是十分紧张,当两口子从超市大包小包的采购完毕准备要离开停车场的时候,有个正在找车位的车主发现这边要即将要离开的车辆,便停在旁边等着。

妻子看到了旁边等候的车辆便一直催促丈夫尽快开车,以便给另一辆车腾让车位,妻子体谅找车位的车主无疑是有教养的行为。

而丈夫当时正在整理车内的东西,原本有些疲乏的他听到妻子的不断催促,便多少有些不愿意,故意多停了一会。此时暴脾气的妻子也着急了起来,大声指责丈夫的这种行为“很没有教养”。

正如电视剧中常演到,原本平静的主人公在听到对方辱骂他没有家教时就会暴躁起来,“你骂我可以,但是不可以骂我没有家教”。这里的家教便也是教养的一个近义表示。

丈夫在这种“没有教养”的指责之下非常不满,挪车也更慢吞吞的,于是两人竟因为这个停车的问题生气了。

都说教养是要对亲近的人和颜悦色。而恰恰此时妻子的这种行为又暴露了她“教养”不足。

这么一看,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有教养和缺乏教养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

其实,这个词的高频应用有时真的很狭隘。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多集中在对行为的评判,进而通过个别行为便去草率评判一个人的本质,甚至挟“教养”以令他人屈从。

3


硅谷创业之父 Paul Graham,在一篇文章 How to disagree 中,提出过一个经典的“反驳金字塔”理论,这个理论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沟通中。

在日常的沟通中,广泛存在着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对话、争议、讨论和反驳。有效沟通需要就事论事、求同存异,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寻求解决。而最无效的沟通就是直接攻击对方的本质、因人废言。

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没有教养”,就是此类无效沟通的范畴。这类评价只顾着自己的口舌之快和情绪表达,完全没有辨别的意识和能力。

也就是说,一个“教养”把所有行为都简单的一分为二,划分标准过于怠惰和简单,而教养这个名词本身却意义深刻。百科对教养的解释是指一个人文化品德的修养,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这么来看,从教养本身出发,这实在是一个谨慎的词语;而在实际使用中,“教养”一词却成了口伐笔诛的有利武器,用起来热闹、随意、轻巧。

一个人的教养应该是对自己的约束,从身心、语言到情绪的系统性控制。但绝不能以“教养”为名要求他人,让其成为空洞的、散漫的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9
因为每个人的素质是不同的,不要一味的教育别人,要理解和体谅他人,管好自己。
第2个回答  2020-11-19
因为这样会让别人觉得教养和自己无关,而且也会让别人觉得非常的高调,所以不要这样。
第3个回答  2020-11-19
因为经常说这个词的人,其实本身的教养就不是特别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