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有什么用呢?

如题所述

饺子源于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又叫焦耳、扁食、煮角、箍扎、子孙饽饽。相传饺子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

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们,让张仲景时刻惦记着。冬至到了,张仲景搭起了医棚,舍药为穷人治冻伤。他把羊肉、辣椒和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熬到火候时再把羊肉和药材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下锅煮熟,这药就叫“祛寒娇耳汤”。

他将药汤分给穷人,每人一大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后,顿觉全身温暖,两耳发热。他连续施药到了除夕,乡亲们的耳朵被他治好了,欢欢喜喜地过了个好年。

此后,每到冬至,人们就想起张大夫为乡亲治病的情景,也模仿着做娇耳的办法做起了食品。为了区别“娇耳汤”的药方,就改称为“饺耳”。因叫着别嘴,后来人们就叫它“饺子”了。天长日久,形成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饺子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都说“好吃不过饺子”,话中不难看出人们对饺子的感情。大年三十包饺子,是我国北方民间过年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不仅要包饺子,也要吃饺子。

饺子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都说“好吃不过饺子”,话中不难看出人们对饺子的感情。大年三十包饺子,是我国北方民间过年的重要内容之一。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过年不仅要包饺子,也要吃饺子。

俗语云:“大年三十吃饺子——没有外人。”年夜饭的饺子是亲人团聚的象征。这天的饺子,要在除夕的时候吃,不仅有家人团聚之意,又取更新交子之义。

除夕夜的饺子,是伴随着辞旧迎新的鞭炮的响声,将饺子下入沸腾的锅内,煮熟捞出后要先供诸神、列宗,然后伴着其它食品吃饺子。

这种习俗和中国古代的计时法有关系,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来记录每一天的时间。就把每一天分为12个时段,每天开始是子时,到了每年除夕,就是新旧岁的更替,中国人管它叫“交子”。

中国人非常注意界限,尤其是辞旧迎新的界限,于是在这个时候,搞一些仪式来祈求来年的吉祥如意。而饺子和“交子”正好是谐音,在大年初一、在交子这个时刻,吃饺子这么个习俗,迎合了这种需要。

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再则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这是美好的寓意。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吃到枣和栗子的人将早生贵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