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需要买课程进行学习么,第一次报名考试,那个软件刷题啊?

如题所述

经济师考试需要买课程进行学习,及时报名用软件学习。明明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只要按部就班地走下去,必是一条光明大道,为什么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走弯路?

要么是你贪心,要么是你的方式错了,往往是后者。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越是规划周全,孩子越不长进

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然而他的三个儿子技术很平庸,远远不如别人家儿子的技术,渔夫很纳闷。

于是,渔夫经常向其他人诉苦:

“我从他们懂事起,就将捕鱼技术传授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讲起,告诉他们怎么织网最容易捕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么下网最容易套住鱼。”

“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还是这么差”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话问他:“你一直是手把手教他们吗?”

渔夫说:“是的,我讲所有的经验都教给他们了,就是怕他们多走弯路,教的非常仔细。”

路人说:“他们一直跟着你吗?”

渔夫说:“是的,我就是怕他们多吃苦头,所以让他们一直跟着我。”

路人说:“那错误很明显了,你一直教他们技术,却忘记教他们教训。”

这正是很多家庭的缩影,为孩子规划好了所有,没想到孩子更不长进,原因就在于,没让孩子自己去走。

你的一千句一万句叮嘱,都不如让孩子摔一跤,来得更实在。

相比你的苦口婆心,教训会让孩子记得更深刻。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该孩子走的弯路,一步都少不了

特别喜欢《小欢喜》中童文洁说的一句话:

该孩子走的弯路,一步都少不了。

精辟至极,宋倩为英子准备好了几套房产,选好了学校,每天做好可口的饭菜,但还是状况不断,英子最后差点得抑郁症。

其实,在孩子成长中,父母真不可能规划得那么周全,当你为孩子避免了一条弯路时,又会出现另一条弯路,你是继续选择替孩子走还是让孩子走?

如果你替孩子走了,那他没有得到教训,等他独立时就会不知所措。

所以,父母们都应该明白,你所谓的为孩子铺好路,避免的弯路,都是在扼杀孩子得到经验的机会。

温室里的花朵,永远经受不住风吹雨打,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在于经历得多,要想孩子真正地成长,就要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论成败。

美国心理学者亚当·格兰特说,small wins(小成功)能帮孩子找回自信。如果一个刚学步不久的宝宝由于被小石头绊倒,鼓励Ta“再走一次”是重拾信心的最好办法,帮助Ta下一次再走同一个路段时摆脱犹豫。

父母们在面对孩子“摔倒”时,是要关心,但又不能太当回事,“摔倒”了孩子能“爬起来”并且“再走一次”才是一次完满的成长。

弯路未必不好。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你的不放手,使孩子成为巨婴

去年的48岁海归啃老新闻依旧记忆犹新,留学归来7年来, 一直在家啃老,依靠着母亲3000多的退休金。

而这一切的根源,82岁的老母亲悔恨自己当初的做法:

“怪自己教育不得当,当初样样包办。儿子只管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操心。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改不了了。如今,儿子白天睡觉,晚上打游戏,垃圾堆在墙角,房间也从不收拾。”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不仅如此,还将房子转到这个儿子名下,宠得连小儿子和小女儿都有意见。

到头来,她为儿子铺好的所有路,反而成了他的禁锢,做什么都提不起劲。

心理学家李雪说:“一个身体只能承受一个灵魂,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风,孩子实际上已经精神死亡。”

当你让孩子按照你的方式走时,实际把他当成了提线木偶,他何来的自由和独立的思考能力。

太殚精竭虑的父母,养不出步态轻盈的孩子;因为你的力都过度用在了孩子身上,使他得不到成长的空间。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教训

记得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故事:

有位中国父亲带着孩子的去德国旅游,有一天,在海边,看到一位德国妈妈在躺椅上看书,她的孩子却抓了一把沙子往嘴里塞。

这位父亲看到后,非常着急走上前去,提醒德国妈妈,“你的孩子要吃沙子了。”

可是,那位母亲非常茫然。“那又怎么样呢?”她说,等他尝过之后知道沙子不好吃,自然也就不吃了。

那位父亲很愕然,如果这是在中国,大部分父母会阻止孩子,告诉孩子沙子不能吃,抑或是孩子自己放到嘴里发现难以下咽,结论是一致的,但获得这个结论的方式却不一样。

前者,孩子获取的是父母判断之后提供的间接经验;后者,孩子却是亲身体验之后的直接经验。

为什么你为孩子铺好了路,他还是会走弯路?看完你就明白了
有个理论说,父母做了80%,孩子做20%;父母做了20%,孩子做80%。

你做得再好,得了90分,只是你的分数;孩子做得再差,即使不及格,好在他有了经验。有了经验后,他才知道下次怎么改进。

无菌的环境,只能养出抵抗力差的孩子;有时孩子走的太顺,宁愿他栽个小跟头,让他记住教训,走得更稳。

我们永远没办法规划孩子的所有,只能帮助他,制作属于他自己的铠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如果你没有试题文件,可以在试题通软件内搜索相关的题库名称或者考试名称,就可以刷题了。若您没有在题库中找到您所需要的题库,你可以自行导入您自己的题库文件,导入成功后,您就可以在手机上、电脑上、平板上进行学习、模拟考试等答题模式!能帮您巩固考试要点,扫除考试盲点!希望可以帮您轻松通过考试!答题完毕后,系统自动批阅并生成考试成绩,保存本次答题产生的错题,帮你巩固考试易错点,层层删选,帮你以最佳的心态考出出色的成绩!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试题通-首页-搜索

希望对你有帮助哟~

点个赞再走8⃣️谢谢啦

第2个回答  2020-10-08
1、盲目刷题

经过这几年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报考经济师的考生大部分是上班族,80%的人每天能抽出来的复习时间都非常有限。

然后很多同学就会萌生出放弃教材、采用“题海战术”的策略来备考。

小编要告诉大家的是,“题海战术”对经济师备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教材内容不做任何吸收,就从刷题下手,会漏掉很多很多考点。

因此建议大家备考经济师还是要从教材开始,不论是自学备考还是报名培训课程,都应该先从掌握知识点开始,再通过刷题去巩固知识点、并对考点加深记忆,了解出题方向。

这里小编还想给大家一点建议,刷题一定要有错题集,手抄也好、记录在电子设备上也好,我们要学会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逐步降低错题率。

2、忽略真题

有同学说,考试的题库题量非常大,考试抽到历年真题的概率肯定很低。

其实不然,经过我们往届学员的回顾,历年真题出现的概率并不低,很多题目会变换选项顺序、变换题目问法再次出现在考题中。

所以,通过练习中级经济师历年真题的练习,大家是可以摸索出历年真题的命题规律,考试的主要考察方向,和易错考点,通过不断练习巩固,才能提升一次通关的可能性。

3、掉以轻心

很因为考试只考两门,所以很多学员会等到考试报名开始之后才正式进入复习阶段,殊不知此时开始备考已经落后了其他同学一大截。

还有一部分考生是咨询了考试通过的考生或老师,听他们讲经济师考试相对于同级别的其他职称考试是简单些的。

所以每年考试结束都会有同学懊恼不已,因为自己没有充分而没能通过考试。

别人觉得简单,那是因为你没看到人家在备考中付出的努力。这世上没有一场考试是简单的,既然想要拿到证书,那就一定要花时间,花精力去备考,只有努力付出了,才有会收获。
第3个回答  2020-10-08
您可以下下载:财会经济考试宝典APP进行学习,里面有很多题库追答

或者关注公众号:经济师财会考试宝典,国庆所有精品题库及课程7折优惠。联系方老师即可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08
已评聘非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在岗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员,可同相应经济专业职务的人员一样,按照以上第1款的规定,报名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三)、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高级资格考试。
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或相近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下同)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 2年以上。2、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 4 年以上。3、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四)、取得大学专科学历后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或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且累计从事本专业工作20年)以上,取得经济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五)、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 及相应奖项 ) 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或获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或获得省(部)级(包括全国性行业)以上优秀管理奖项。根据《关于同意香港、澳门居民参加内地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9号),凡符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应规定的香港、澳民居民均可按照文件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报名参加考试。应届毕业生参加经济专业初级资格考试的,在报名时,对尚未获得学历证书的应届毕业生,须持能够证明其在考试年度可毕业的有效证件(如学生证等)和学校出具的应届毕业证明报名。
补充规定
具体参看人事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人职发[1993]3号)
注:有部分地区报考条件稍有差异,具体可查看当地当年关于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工作的通知公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