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地区挖出一个古墓,战国时代真的有纸张了?

如题所述

然而,甘肃挖出一座古墓,出土文物在颠覆蔡伦造纸的历史之余,却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在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纸张?

1986年,在甘肃天水北道区放马滩,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些古墓。在5号古墓中,考古专家有了震惊世界的发现:出土了一张纸质地图(见下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用于书写的纸张实物。

当时,这一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位于墓主胸部,由于受潮地图呈现碎块状,没有办法完美复原。但从纸张表面来看,纸面光滑平整,纸质薄软而有韧性,结构紧密,表面有一些细纤维渣。显然,说明当时已有不错的造纸工艺了。

更为惊人的是,专家学者经过研究,有两个重大发现:这一纸质地图出现于秦晚期至西汉初年,最迟西汉初年;通过对这一地图的研究,根据纸张工艺技术的发展规律推测,中国最早的纸张,应该出现于战国时代。

毫无疑问,这一结论颠覆了蔡伦造纸的历史,说明早在蔡伦之前200多年,中国就已经有了造纸技术,只是当时技术一般,所以没能大范围推广应用,蔡伦只是改进造纸术。但专家推测认为中国最早的纸张,出现于战国年代,这一结论是不是靠谱呢?

其实,专家这一推测不仅靠谱,甚至可能有所保守!至于保守的原因,就在于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中国,结束了持续200多年的战国时代。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可见,从战国到西汉,实际只有20余年的时间差,非常短暂。所以,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的出现,说明造纸术很可能出现于战国时代。

然而,中国南方的一些考古发现,却可能将中国造纸术的出现时间,向前大大推进。

自上世纪90年代,考古专家在环珠江口包括香港、深圳等区域,出土了大量石拍。其中,在深圳的咸头岭遗址,更是出土了不同时期的石拍,距今有6800多年。这些石拍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制作树皮布(见下图,身上穿的就是树皮衣)。如今,海南黎族还有古老的传承,一些老人还会制作树皮布,穿着树皮衣。

众所周知,纸张的主要成分,其实就是植物纤维。树皮经过石拍使劲拍打之后,就是留下植物纤维。两者有共同之处,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古人可能就已经发明了纸。

当然,由于没有确切的考古证据,所以无法说明中国造纸术早于战国年代,但南方的树皮布和石拍出现,却说明了纸张和树皮布之间,很可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树皮布在植物上采用构树(楮树)、榕树等,前者也是中国造纸所采用重要的植物。树皮布和造纸有相似的拍打和加工工具......我们认为,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张,很大可能是起源于中国南方,和树皮布文化有密切关系。

对于树皮布和纸张的关系,香港学者邓聪这么评价。如果证实了造纸术源于树皮布,那么造纸术的出现时间,还真有可能大幅度向前推进,甚至春秋时代就有纸张也不稀奇。

只是由于纸张保存不易,所以不少纸张消失了,唯独少量纸张保存了下来,比如西汉天水放马滩纸地图,以及可能还埋在地下等待发现的纸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