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中“亲”与“戚”,究竟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人们常常说,亲戚亲戚,“亲”和“戚”都是放在一起来用的,大家或许都会好奇,这两者之间有啥区别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谈一谈亲戚中“亲”与“戚”,究竟有何区别?

用最通俗易懂的话来说,"亲戚"已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词语,现今看来这两字没有什么分别。但这两个字在最初的古代产生这两个字开始上是有不同的:1. 主要区别在血统2. 亲:一般就是有血缘关系的,例如上到你的父母、祖父母、爷爷奶奶,下至儿子、孙女。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因为你父母的婚姻关系建立的,而有一部分的血缘关系,一种直属传承的形式,因此依照生育的地位关系分为几等血亲,这种关系在古代是很严谨的。

在古代,戚:只有婚姻建构下所产生的关系才能用到这个字,比如亲戚、外戚、戚友等等。例如古代外戚干政,是站在皇帝、太子这父系的一边说话,干政就是皇后亲缘关系下的种种关系所对于皇权的干涉,也就是假设你是皇帝,你的母亲干政,那些外戚很可能是你的大小舅舅,是你的表兄弟,或者舅公这种身份。到后来,戚也因此有了母系亲属的因素,反推,亲就是父系亲属了。古时有内亲外戚之说,古时亲戚是指内外亲属,父母也包括在内,现在则单指族外亲属,不同姓。

好了,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到这里吧,我相信大家的想法各有各的不同,如果大家有什么想要和我们分享的,都可以在评论区下方留言讨论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亲戚一直以来是构成人类社会组织关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比如逢年过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会走亲戚串门儿。这也是人类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主要的活动之一正是由于有亲戚的存在才会营造的过年那种热闹的氛围,那么“亲”和“戚”分别指的是什么呢?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在古代的时候,亲戚两个字是分开的。
比如在古代历朝历代中,我们最常见的和亲,这是一项用来表示各国之间友好相处的活动。当然,这项活动的主角自然是公主了。与此相对的就是外戚专权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这就是“亲”和“戚”在古代主要出现的场合了。从中可见,在古代的时候亲戚两个字已经有了明显的区别。

第二,“亲”指内亲,指爸爸一方。
“亲”主要指的内亲,也就是爸爸一方的人,包括爸爸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爷爷奶奶等。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当女生嫁人之后,自然而然就属于男方的家庭了,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了。所以,“亲戚”中的“亲”就指的是爸爸这一边的人。

第三,“戚”指外戚,指妈妈一方的人。
其实“亲戚”中的“戚”就是和“亲戚”的“亲”形成对应,为了区别两边的关系亲近和疏远程度不同,所以就有了内亲和外戚的说法。所以这里的“戚”就指的妈妈一遍的人,包括妈妈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爷爷奶奶等。与亲相反,爸爸一方的人会默认为自己的关系要比妈妈一方的人更近一些。当遇到事情的时候,“亲”也比“戚”更值得信任,这是一种传统观念了。

第2个回答  2020-02-24
“亲”是指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至亲”就是父母,扩大之后就是族亲、宗亲。“戚”是指因婚姻而联成的家庭之外的关系。在父系血缘关系内,自然全部是“亲”。在母系血缘关系内,则是家内为亲,家外为“戚”。
第3个回答  2020-02-24
“亲”是指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至亲”就是父母,扩大之后就是族亲、宗亲。“戚”是指因婚姻而联成的家庭之外的关系。在父系血缘关系内,自然全部是“亲”。在母系血缘关系内,则是家内为亲,家外为“戚”。
第4个回答  2020-02-24
亲戚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自古以来就有内“亲”外“戚”之说,所以亲指的是自己家里的亲属。而戚,相当于现在的亲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