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韭菜进行配方施肥?

如题所述

答:韭菜有露地和保护地全年栽培,以春秋两茬为主。配方施肥技术因栽培方式和季节而异。
(1)韭菜露地栽培配方施肥技术
韭菜露地栽培先要培养根株,可用直播或育苗的方式培养根株。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采用育苗方式,韭菜在苗期占地少,易于管理,草害很少,根株健壮,寿命长。
① 培肥苗床,培育壮苗:采用苗床育苗时,苗床应选在旱能浇、涝能排、背风向阳的高燥地块,3~4年内未种过棉花和葱蒜类蔬菜的土壤,施优质腐熟有机肥60000~7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600千克/公顷、草木灰1500千克/公顷或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750千克/公顷。施肥后深翻20~25厘米,耙细整平做畦。播前选晴天晒种1~2天,以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选择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韭菜品种,如791、平韭2号、寿光马街韭、汉中冬韭、北京铁丝苗、杭州雪韭、山海关铁丝苗等。播种后10~15天出苗,应及时浇水、追肥、除草和治虫。苗床育苗需60天左右,其间结合浇水追肥 2~3次,每次以150~300千克/公顷尿素或150千克/公顷的磷酸二铵为宜。幼苗长有7~9片叶,株高18~20厘米时应适时定植。
② 重施基肥,适时定植:韭菜虽然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生产无公害韭菜产品对土壤环境有严格要求。应选择远离污染源1000~2000米,3~4年内未种植棉花和葱蒜类蔬菜的地块,前茬最好是种植甘蓝、春菜花或采种白菜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浅耕耙细。露地种植韭菜的地块以东西长不短于150米为好。北方地区应设风障。风障和田畦均应东西走向。畦做好后,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60000~75000千克/公顷、磷酸二铵300~450千克/公顷、草木灰1500千克/公顷,撒匀翻地,土肥混匀后耙平畦面。一般定植300万~450万株/公顷为宜。
③ 巧施追肥:韭菜越冬能力和来年长势主要取决于冬前植株积累营养物质的多少,而营养物质的积累又取决于韭菜秋季的生长状况,因此,幼苗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一般5~7天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2~3次,每次追施尿素150~225千克/公顷或磷酸二铵150千克/公顷,最后浇1次粪稀释水15000千克/公顷。越冬前主要是发根养棵,为第二年春季收割奠定基础。
第二年春季回暖后,可在畦面上撒施一层腐熟的有机肥750千克/公顷左右。两年以上的老根韭菜,还应覆土2厘米左右。有条件还可采取剃根、紧撮、培土等措施,可提高地温,晒死韭蛆,疏松土壤,促进根系生长,防止倒伏和烂根。若冬季末施肥,春季要重施施腐熟的土杂肥22500千克/公顷,撒于畦面 1~2厘米,以利韭菜跳根。春季施肥后一般不要浇水,若天气干旱可在苗高10厘米以后浇水,不要随水追肥,尤其不追施速效氮肥。
若冬季雨雪较多,土壤墒情较好,也可以在第一茬收割后再开始浇水,并及时松土保墒。每次收割后3~4天新叶长出时适当追肥,追施复合肥150千克/公顷或优质腐熟的有机肥 15000~22500千克/公顷。
夏季高温,叶片组织纤维增多,质地粗糙,生长减弱而呈现歇伏现象,一般不再收割,应继续加强根株培养,为秋季生产打好基础。对多年生韭菜,应以控水控肥、防病虫治杂草为主。
秋季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是最适合韭菜生长的季节,也是培养根株的最好时期。这一时期生理活动最强,特别是立秋至秋分要重施肥水,促其旺盛生长。立秋前后,每次施优质腐熟的粪干15000~22500千克/公顷或豆饼7500千克/公顷或磷酸二铵600~750千克/公顷、硫酸锌15千克/公顷,间隔5~7天浇1次水,连浇2~3次,追肥2~3次。有条件时可单独撒施1次草木灰1500~2250千克/公顷。在8月下旬到9月下旬之间收割1~2次。进入10月份后应停止浇水追肥,利用干旱控制韭菜的贪青生长,迫使营养加速向鳞茎和根系转移,保证安全越冬。
(2)韭菜保护地栽培配方施肥技术
保护设施下栽培韭菜,形式多种多样。一种是在韭菜栽培地,待韭菜回根后覆盖,使根株萌动生长的称盖韭;另一种是刨取根后的韭菜根株,重新囤栽到保护设施内,利用根株贮存的养分再生新株称囤韭。这两种栽培方式,如栽培是在有光照条件下产品色泽鲜绿的称青韭;栽培是在无光条件下色泽黄白、品质柔嫩的称韭黄。以青韭为例,配方施肥技术如下:
① 育苗养根:秋冬连续生产的韭菜,需当年播种,当年扣棚室,连续收割3~4茬,刨出韭根,倒茬生产其他蔬菜。选择适合秋冬连续生产的优良品种,如杭州雪韭、四川犀浦韭、河南291、山东独根红等。种子需经消毒,催芽播种育苗。
a.当年直播养根:春天土壤化冻后整地播种,加强苗期管理,当年冬初上冻后扣温室棚膜投入生产。该方式较二年生移栽养根后扣膜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低,但具有省工省地效益好等优点。
韭菜育苗宜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质地疏松、pH5.6~6.5的田块,避免与葱蒜类蔬菜连作,3~4年内未种过棉花的土壤,在冻前或来年春季化冻达20厘米时整地。每公顷施腐熟的优质有机肥75000~10500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750千克/公顷或棉籽饼15000~22500千克/公顷,再加过磷酸钙2250千克/公顷、硫酸锌15千克/公顷,深耕细耙,土肥混匀,起垄或作畦,播种并覆盖地膜。
苗高10~15厘米时,结合浇水追施1次粪稀7500千克/公顷或150千克/公顷磷酸二铵。以后控水中耕除草,蹲苗壮秧,以防止倒伏烂秧。
立秋后韭菜生长旺盛,需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一般4~5天浇1次水,结合浇水,追施腐熟有机肥7500千克/公顷或磷酸二铵450~750千克/公顷,加施草木灰1500~3000千克/公顷。有条件时可追施饼肥3000千克/公顷。20天后长势弱时可再追1次肥。
秋冬连续生产的韭菜,当年播种,当年收割。收割3~4刀后刨韭根。所以不论播种怎样早,不进入初冬,在露地韭菜尚未休眠前不割。夏秋之际,有时生长过分茂密时容易倒伏,引起病害,可在叶稍上8~10厘米处进行高割,结合松土培垄,控制浇水。地表即将封冻时要浇冻水,最好结合浇水追施粪稀或复合肥料。一般施粪稀7500千克/公顷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千克/公顷。冻水是第一刀韭菜水分的来源,在保护地生产中至关重要。
在霜冻出现前覆盖温室塑膜,根据韭菜长势和市场行情,先收割第一茬上市,再盖薄膜或盖完膜后再收割第二茬韭菜。
b.移栽养根:为使韭菜植株生长整齐一致,提高产量和质量,有条件时最好进行育苗移栽。可分当年播种移栽养根和二年生移栽养根。可春播也可秋播。
一般每公顷温室约需4995平方米育苗地。春天地表化冻20厘米时,做1米宽、6~10米长育苗畦,每畦施腐熟农家肥50~70千克,深耕细耙。开4~5条浅沟播种,踏实耙平,覆膜保墒增温,促进早出苗。出苗后撤下覆膜。苗高10~15厘米时,结合浇水追稀粪尿肥4500~7500千克/公顷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千克/公顷。
棚室在前茬收获后,整地施肥,撒施腐熟农家肥75000~120000千克/公顷,深翻细耙,做畦或起垄。于6月下旬将育好的壮苗定植于浅沟中,并浇足缓苗水。当新叶长出变绿,结束缓苗时,应浇水追肥促发新根长叶,随水追施磷酸二铵150~300千克/公顷,并及时中耕培土,以后管理同直播养根。
② 扣膜后肥水管理:韭菜生长前期,气温低,温室密闭,水分蒸发量少。一般浇足封冻水和追过肥的地块,在第一茬收割前不追肥浇水。从第一茬收割后开始,每次收割后马上松土。待长出新叶后浇水,随水追施磷酸二铵450~750千克/公顷。追肥浇水应结合培土。株高10厘米以上时进行培垄,株高20厘米左右时二次培垄,把复合肥撒在垄沟中,培完土顺沟浇水,在收割1~2天后再浇一次水。
下茬栽培黄瓜的温室,第二茬收割完后在垄间定植黄瓜,应根据黄瓜需要进行温湿度调节和肥水管理。单一生长韭菜的温室,第三茬和第四茬的韭菜生长期间需要大放风,延长放风时间,在韭菜15厘米左右追肥浇水,每次施腐熟饼肥4500千克/公顷,或腐熟人粪尿15000千克/公顷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00千克/公顷。有条件时单独追施1次草木灰2500千克/公顷。第五茬韭菜与露地韭菜同时生长。为防治高温危害出现黄化、干尖、根腐等病害,应浇水放风、控温。
由于保护地韭菜生产生长期长,收割次数多,施肥养根特别的重要。因此,保护地栽培施肥量比露地增加10%~20%,尤其秋末春初,应增施有机肥,如粪尿、马粪、羊粪、草木灰等以提高地温,提早上市。
地膜韭菜栽培易出现土壤酸害,应在扣膜前施石灰或草木灰以调节土壤酸度,同时应施大量腐熟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能力。扣膜后出现酸害时,可用硝酸钙肥液灌根,效果良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