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演变到小篆的故事

如题所述

大篆的演变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也称籀(zhòu)文;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小篆之祖李斯;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布了“书同文”的命令;公元221年的一天晚上,在咸阳皇宫里,秦始皇正和;李斯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呢?据说就是把当时各国的通用;小篆同大篆相比,一是结构简化,匀圆,整齐;二是图;李斯可能是汉字书法史上第一位有名姓与作品流传的书   
大篆的演变   
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大篆一般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   
大篆,也称籀(zhòu)文。史籀是周宣王时的史官,他把金文整理成“大篆”,用大篆写成15篇文字,作为教儿童识字的教材,并且成为当时的标准字体。但史籀大篆15篇早已佚亡。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鸣)南之畴原出土的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象馒头似的十个像鼓一样的石敦子。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作的十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 700多字,现存300多字。这十个石敦现存故宫。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象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小篆之祖李斯   
秦始皇统一中国,发布了“书同文”的命令。当时官书浩繁,而“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秦始皇一天要看120斤竹木简写成的官文,而且有许多字各诸侯国各有不同写法。所以统一文字势在必行。小篆就是以大篆(秦文)为标准,废除六国文字中不同于秦国的文字,加以整理,做到字有体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卓有成效的汉字改革运动,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公元221年的一天晚上,在咸阳皇宫里,秦始皇正和文武大臣们商议着如何巩固秦王朝的大事。当时在场的李斯献了一条妙计:要巩固中央集权制,全国必须有统一的交际工具——统一的文字。秦始皇听了非常高兴,连连点头,当即批准了李斯的建议,并命令李斯去办。
  李斯是怎样统一文字的呢?据说就是把当时各国的通用文字搜集起来,以秦国文字为依据,参照古文,加以整理,制定一种简体字,作为标准文字,这就是“小篆”。不合标准的各国文字,一律废除。如韩、赵、魏三国的“马”字,均写作“”或“”;秦国写作“马”。小篆的“马”字,就以秦国为标准。又如“败”字,籀文写作“”,小篆写成“”。   
小篆同大篆相比,一是结构简化,匀圆,整齐;二是图画的味道少了,更线条化了。如“车”字,写成“车”。   
李斯可能是汉字书法史上第一位有名姓与作品流传的书法家。   
李斯书写的《 峄山碑》常常是写小篆者的范本。但是原碑其实早已丧失。现在流行的版本是晚到南唐时代徐铉的临摹本,宋朝时依据徐的摹本再翻刻为石碑。流传的《峄山碑》因此并没有秦篆的古拙,线条太过精巧秀丽,结构也太过严谨成熟。   
秦统一文字,是我国汉字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秦始皇为了在全国各地推行小篆,还让李斯等人编写了儿童识字课本,作为大家学习的范本。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刻的“泰山”、“琅琊”、“碣石”和“会稽”等七块碑石,都是李斯用小篆写的。   (一)   
公元前246年的秋天,一个早上。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天空中的太阳分外明净,朝霞散尽,阳光普照在青青的草地上,照在开始变黄的小麦穗子上,早上的小露珠在秋风中闪着晶莹的珠光。   
田野间,有一座不太起眼的小山包,山脚下有一片梧桐林,林间有数间草屋,草屋搭得十分的厚实,屋墙是梧桐树枝作梗,夹着麦桔,再用泥巴糊上去,同样的糊得很严厚,这是一座十分典型的河南乡间温暖的农家草屋。   
一个青年人背着包袱,伫立在西边的一间草屋门前。青年人着灰布长衫,腰间扎着青色的腰带,腰带扎得很紧,长条脸,一副古铜脸色,高而笔挺的鼻梁上方配着一对锐目,更显出青年人的精悍气度。   
他显然站的时间不短了,背上落下了梧桐树的些许枯皮碎末。当听到草屋中有了响动,他微皱起来的眉头轻轻地舒展了开来。   
“你站的时间不短了,真的要走了吗?”里面一个沉稳的声音问。 “是的,老师,我听说,一个人遇到了机会,就不要轻易放过,现在各国诸候都在互相争霸,都希望有谋略的人投奔而来。弟子认为,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青年人在门外,恭敬地抱拳作揖,把背也弯了下去。   
“你真的要到西方?”   
“现在西方的秦国野心很大,秦王自称皇帝,有吞并天下,治理万方的大志,所以我认为正是我去投靠的时机。我要用先生教给我的学识,去游说秦王。” “自秦孝公用商鞅之法治国,秦政治都以法家学说来富国强兵,效果也很好。你此番入秦,依你的造化,前程无量,只是,法家学说治乱世有余,但修身养性不足,在秦国那样的国家,哎!你好自为之吧。”顿了一下,“你要赶路了,我就不送你了。”说完,已寂无声息。   
青年人听着话语,愣了一会,才道:“弟子谨记了,请恩师保重,我走了。”青年人想不明白,为什么平时喜爱自己的恩师,临走前,连面也不给见了,是不是恩师已预感到了什么?他伫立了一会儿,长长地作了三个揖,车转身,脚步坚定地踏上了黄土大道。朝阳照在他发白的长衫上,把他的身子投影成一条长长的阴影。   
这个青年人就是李斯,他师从战国时的法家荀子学得了治国的方略。他分析形势后,认为当时秦国是最有希望成就霸业的国家,而其它六国,都已经没有太大的作为了,所以下决心放弃了原来想帮助自己所在的楚国的愿望,往西进入了秦国。   
(二)   
李斯刚到秦国,秦庄襄王就死了,其十三岁的儿子赢政当上了秦王,丞相吕不韦辅佐。李斯看到吕不韦的势力非常大。就设法投靠他,正巧碰上吕不韦广收门客,就投上门去,成了吕不韦的舍人。   
吕不韦很快发现了李斯的才能,十分赏识他,任命他当了郎官的官职。李斯有了官职,就有了游说的权利和机会。开始极力游说赢政,要他趁六国现在的局面都不稳定,国家不强大而逐个兼并他们。   
赢政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长史,李斯更加积极地为秦国出谋划策,并建议赢政使用不同的手段来兼并六国。后来赢政又任命李斯为客卿。 这时,秦国发现了一个郑国派来的间谍,在游说老百姓大造水利,目的是借此消耗秦国的财力和人力,使秦国无力打仗。秦国把这个间谍抓住并杀了头。秦王宗室的大臣们本来就对别国的人才大量进入秦国,并得到了重用十分不满,原因就是认为别国的人才占据了本该属于他们宗室的位置。他们就以这件间谍事件为由,群起而攻之,要求羸政驱逐在秦国任职的所有别国人才。秦王于是下颁了逐客令。  
 李斯也在被驱逐之列。但他认为这是件十分愚蠢的举动,于是他勇敢上书秦王赢政,这就是历代文选中有名的《谏逐客书》。  
 应该说,李斯的《谏逐客书》能够流传下来,并收进历代的文选中,主要原因是写得有水平,而且饱含哲理,像其中所说:“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这些名句,一直传诵至今。可以说,李斯在《谏逐客书》里,充分地表现了他在文学等方面的出色才华。就因为他这篇出色的《谏逐客书》,让秦王赢政认真读了这篇文章,认为说得十分在理,于是下令收回了逐客令,并且恢复了李斯等人的官职。   
从现在的历史视角来看,单是一篇谏逐客书就能说服赢政,那也太夸张了些,也太低估了赢政的才能。当时的赢政,已经是二十二岁了,他从十三岁执政起,就一直想统一中国称霸。他所以收回逐客令,也是为了成就他的霸业,但他毕竟也看到了《谏逐客书》上面所写的内容十分有利于秦国的强大,故乘机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或者说秦王根本从一开始就是做个样子给宗室的大臣们看看而已。但不管怎样,李斯的《谏逐客书》却因其出色,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篇范文。 以后李斯不断在秦王面前献计献策,并得到重用,做到了廷尉的高官。赢政用了十年的时间,终于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自己也自立为始皇帝,任命李斯做了丞相。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六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统一文字。秦统一前,六国的文字大体上都是大篆式的字体,但各国因国体地域的不同,又生出不少异类文字,因此秦始皇下了决心,要统一全国的文字。   
(三)   
据史书记载,文字的统一,是李斯提出来的,“丞相李斯乃奏同一”,在秦国大篆的基础上进行“同文”运动。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后,将任务分派给了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三人。西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说:“(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是谓小篆。”   
在这里要说说史籀和大篆文字。所谓的史籀文字,实际上是大篆的早期书体,西周末年,周宣王时有《史籀篇》,是当时的史官辑写而成,是一部教习识字的启蒙读物,大篆就是和史籀文字结合而产生的更成熟一步的字体。由于战国时期各国的长期分化,大篆的字体也有很多的差异,所以秦统一后要实行统一文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要将各国有差异的文字进行统一,其基础文字是秦国的大篆文字,但秦国的文字基础也要改革,这项工程是非常浩大的,所以秦始皇把统一文字的任务落实在丞相李斯身上,要他亲自来抓,而赵高、胡毋敬等人参与其中的工作。 在这里,也将历史上有记载负责统一文字的几位人物简单介绍一下。先说赵高,秦始皇时为中车府令,兼行符玺令。这两个官职都是内宫的要职,又因其善篆书,秦始皇就要他教导最喜爱的小儿子胡亥学书法,所以他又是秦二世胡亥的老师。在统一文字上,赵高也做了一些事情,史料称其著有《爰历篇》六章,章中内容,都是将大篆统一在秦篆下,以小篆的形式书写。至于《爰历篇》的内容是什么,因已散佚,故不可知。   
胡毋敬,曾任过狱吏,后因其博识古今文字,官升至太史令,这是专司记载历史的官职,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史书记他用小篆书有《博学》七章,但文章也没有传世。   
在这里,还有一个人要提一下,虽然这个人不是从事小篆的书写,但他也是秦始皇时代创造另一种字体的重要人物,这人就是被唐朝张怀瓘称为“隶书之祖”的程邈。传说,程邈是秦朝下邳县的狱吏,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进云阳县的狱中。因当时的狱吏是很下等的小官吏,朝官们都称他们是专办实事的隶人。当时秦朝实行的是严刑治国,案件非常多,这些隶人在繁忙的办案过程中,使用和书写文字奏事比较多,因大篆正规书写起来十分麻烦,小篆虽然比大篆有了一定的简化,但要正规书写,仍然十分费时。所以,狱吏们在办事过程中,为了简便,就在大家认可并约定俗成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一些新的字体以利应用,比如将长形的篆字改为方形,将繁复的笔法改为方、圆平直的笔法。   
程邈作为狱吏,有使用改体文字的经验,并且他也觉得改体后的文字也有一种美感。他利用了在狱中十年的时间,将记忆中收集的改体文字删繁就简,编录成三千个改体字,并想法将其奏献给秦始皇。秦始皇在这件事情上又表现出了他雄才大略的本性,看了程邈奏来的改体字后,十分赞赏程邈的所为,并马上将程邈免罪放出狱,将其升到御史之职,要他将三千新体字在狱吏及下层办事人员中推广使用,以便奏事办案的快捷。这就是当时所称的“隶书”。张怀瓘在《书断》中称:“程邈,隶书之祖也。”现世中,也不能见到程邈的真正墨迹。但他在收集整理“隶书”方面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